马援: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2)

马援: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2)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扎根于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土壤,离不开党和人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真切的奋斗实践。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政治文化建设,带有最深沉的历史使命和最宽广的家国情怀,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高度重合在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面临着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诸多考验。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其中必然包括党如何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创新这一时代课题。比如:在我国快速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如何实现有效应对和同步创新?如何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如何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特别是如何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些最根本、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领导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实践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的主动回应和重大决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党在思想、文化、精神上进一步强起来,更好地应对考验,迎接挑战。正是因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和重大现实挑战面前找到创新发展的动力,找到可靠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我们相信,昂扬向上、生机勃勃的党内政治文化,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最新鲜、最强劲的动力源,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筋强骨壮、枝繁叶茂。

(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针对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政治文化在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那里还相当有市场,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崇尚厚黑学,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打击竞争对手;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修为政之德,专练官场术;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凡此种种,既有党的领导弱化、党的领导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的因素,同时,也与封建腐朽文化的影响和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有关。党风正,则社风清;党风不好,必然会带来社会风气的扭曲,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局。我们相信,在党内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旗帜鲜明、态度坚定地反对腐朽落后的错误思想、错误观点,努力建设先进的、健康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将有力地荡涤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消极、落后、腐朽的因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净化和创新升华。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