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垃圾袋是智慧化治理

二维码垃圾袋是智慧化治理

日前,厦门市海沧区天湖城小区的居民陆续收到两卷免费的垃圾袋。与普通垃圾袋不同的是,这些垃圾袋上都印有二维码,只要用专用的POS机扫一扫,就知道垃圾来自谁家。垃圾袋分两种颜色,居民可依据颜色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装袋,在家即可做好垃圾分类,并通过扫码获得积分。(4月4日《福建日报》)

二维码垃圾袋的最大优势在于可追溯性,依托于二维码技术,可以实现垃圾袋的追溯——来源于何处,是否做到了分类处理,都有可倚重的技术支撑。据此,一方面可以掌握垃圾分类的实施状况,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排查和分析,为决策提供重要的资料参考;另一方面,有了技术上的辅助,可以全面掌握情况,做到精准施策。比如制定奖惩措施,让垃圾分类的政策执行得更好。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通过垃圾分类处理,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势,国内在之方面起步较慢,成效也并不明显。在北京、杭州等,垃圾分类试点已经推行了14年,却未见明显实效,尽管小区门口放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但仍然各种垃圾混杂、免费发放的可降解垃圾袋也被用来装其他垃圾。如杭州,从2000年便成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后来不了了之。

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不下去,连试点都不了了之,足见此项政策的落地之难。其间,固然跟政府的重视不够, 投入不足有关,更重要的是,还与公众主动参与不足,民间的基础不牢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公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再加上政策本身的针对性不强,导致宣教、实施等极为低效,亟待从具体的技术层面实现破题。二维码垃圾袋的使用,则可以实现激励、引导与辅助的三者结合,让垃圾分类处理的公众积极性,政策引导的参与性,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作为一种泊来品,垃圾袋二维码技术的使用,其作用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国内很多城市已先行先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2015年,安徽省首个智能垃圾分类项目在铜陵市幸福社区世纪曙光苑小区投入使用;杭州实施的“智慧垃圾分类”举措中,在小区采用智能化回收系统,利用二维码、物联网等智能化手段,实行垃圾分类智慧管理,采取积分奖励等形式,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高了垃圾分类准确率,推进了垃圾减量。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让垃圾袋成了垃圾分类的强大助力。

垃圾分类处理是门技术活,在解决了“要不要”的前提之后,“如何分”则是一种技术性考验。不可否认,垃圾分类处理离不开政府公共投入,不过如何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让其最大化发挥资金效率,首先弥补能动性不足的短板,已成为当务之急。很显然,“二维码垃圾袋”则提供了极佳的示范样本。新思维才能带来新技术,当垃圾分类始终处于粗放化的层次,实行“精准”才是破题之道,并为如何智慧化治理提供了参照。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