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雄安新区的设立与即将开始的建设,与创新发展理念一脉相承。在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的七方面重点任务中,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和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无一不是对创新理念的具体体现与落实。
雄安如同白纸一张,没有过多的历史包袱与束缚,这就为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各种创新发展提供了大有作为的施展空间。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可以让集聚在北京的研发资源适度向该区域分流,与此相关的产业、机构等就可能相应地随之落户于该区域。一方面,这符合雄安新区要“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区域的新增长极。
将创新发展融入雄安新区建设中,将该区域建设成为京津冀的创新中心,既有利于为当地可持续发展增添源源不竭的动力,又能为河北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起到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雄安新区的创新发展实践,将大大有助于补上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如此才能圆满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当然,创新发展不仅体现在诸如科技创新这样的“硬件”上,更体现在体制机制创新这样的“软件”上,在即将开始的雄安新区建设中,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以“软”带“硬”、“软”“硬”兼顾,才能更好地突出雄安新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的示范作用。
推进改革开放的新坐标
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比,雄安新区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与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显著不同的是,如今我们更加强调顶层设计。雄安新区的四个定位和七大方面的建设重点任务,都是从顶层设计出发,体现了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作用,雄安新区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将具有承前启后的新作用。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等,这是着力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或加强版的一个缩影。
雄安新区的设立与建设,承载了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探索,其一系列新的改革开放实践,有望对全国其他地区的改革开放实践产生借鉴意义。深圳经济特区在珠三角,浦东新区在长三角,雄安新区在京津冀核心位置,三大改革开放重点区域,各有侧重,相互呼应,将共同谱写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从而使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有了新的有力支撑。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