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

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

促进“大平安”、服务“大民生”,以“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实现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安全幸福。“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治国者必先受治于法”。“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部署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些年来,浙江省委坚持经济报表、平安报表“两张报表”一起抓,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大抓政权安全、阵地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经济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平安和网上平安。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扎实做好各类社会风险排查管控,完善立体化、信息化、法治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使浙江成为全国最安全的省份之一。同时,坚持公平正义,着力抓好法治浙江建设,打造法治政府,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最多跑一次”倒逼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努力让平安和法治成为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要义。

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山海协作,以加快均衡协调发展彰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这些年来,浙江省委始终认为,必须继续发挥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坚持城乡统筹、山海协作,在均衡协调发展中拓展空间,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后劲。我们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持续打通城乡体制改革的经脉,决不让改革举措“堵”在路上、改革红利“截”在途中,切实使老百姓钱袋子更鼓、幸福感更强。以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为关键,高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推进医改“双下沉”“两提升”,社会保障基本实现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高标准开展扶贫脱贫工作,26个欠发达县实现集体“摘帽”,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全面消除,“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居全国省区第一。

秉持浙江精神,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丰富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人文内涵。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炼总结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浙江省委秉持浙江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最美浙江人”等主题宣传,推动“最美”从“盆景”变成“风景”、从“风景”变为“风尚”。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完善“建、管、用、育”长效机制,全省已累计建成6527家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基层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计划到2020年,全省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0000家。大力推进文化惠民,高标准建成浙江美术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高起点办好浙江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深入推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七大工程”,加强“文艺浙军”培育,打造全国文学、美术、影视三大文艺重镇,再创浙江文艺新辉煌。着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万亿产业”,力争到2020年末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1.6万亿,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8%。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以勇立潮头的浙江铁军为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保驾护航。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强调,要着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关键靠一支勇立潮头的浙江铁军。浙江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自觉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准定得更高、措施抓得更实,建设“上、下、管、育、爱”的制度体系,锻造一支绝对忠诚、干事担当、干净自律、充满活力的铁一般干部队伍。以实干为导向,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县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议,扎实推进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培养过得硬、打胜仗的“狮子型”干部和团队。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作者为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