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国际

保持稳定与合作,构建中美沟通新框架

报告人:宋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简 介:2017年4月6日至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行了会晤,这次会晤在积极的氛围中取得了建设性成果,有利于保持中美关系稳定,有利于促进中美持续合作,有利于构建中美沟通新框架。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首日的会谈中所主张的: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宣讲家网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宋伟教授走进演播室,就中美关系新战略、贸易问题、朝核问题、网络安全等方面谈了专业的见解,敬请收看。
总播放:4734
发布时间:2017-04-19 13:54
  • 建设中美在执法及网络安全方面的高级别对话机制是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这次会谈的重要议题。在网络安全问题上,中美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现实差异,美国主张“网络自由”,中国则强调网络空间主权。因此,要解决当前的网络安全问题,中美就要寻求最大公约数,建立网络空间的行为准则。[文稿]

    宋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宋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点此进入视频专辑 

    主持人:现在恰逢习近平总书记“4·19”讲话一周年,关于中美不同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您有什么看法?

    宋伟:中美两国元首在海湖庄园的会晤也谈到了网络安全,中美双方建立了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外交安全对话机制、全面经济对话机制、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机制、社会和人文对话机制。网络安全有一个专门机制,就是执法及网络安全机制。

    目前,中美双方在网络安全上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同时也有很多共同利益。我们一直在努力建立一套网络空间的行为准则,比如说窃取商业机密,中美企业都受损失,在这个问题上,中美有共同利益。

    当然,在网络安全方面,中美也有一些差异和分歧:美国更多地强调“信息自由”,不管是什么信息,美国都希望尽量地无国界地自由流通;中国方面更多地强调网络主权的问题,认为网络空间也应该受到政府的管理,应该对有害的信息进行管理、甄别、阻断。

    所以,就网络安全问题,中美双方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一些分歧,短期内想完全解决是不可能的。在接下来的网络安全的对话里,双方应该寻求最大公约数,把双方的共同利益、共同点尽可能地凸显出来,然后建立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网络空间行为准则。对于那些有分歧的地方,可以继续保留不同意见,因为网络空间毕竟也会对国家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家不能完全放弃对互联网的管理,这肯定也是不现实的。

    在网络安全方面,中国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尤其是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同时,为了促进双边经贸、社会、人文的交流,我们也需要有一套更加开放、共享的网络体系、网络规则,这也是习近平主席在4·19讲话中重点提出来的。网络既是全人类的,但也是有边界的,我们要建设一个开放、共享、有序的网络空间。这应该是放在第三个对话机制里面去做,需要时间,需要过程。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