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和责任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从思想、理念、战略布局等多方面,不断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发挥建设性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积极推进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弊端主要是,占世界总人口七成以上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权益和话语权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从维护世界稳定和中国发展的大局出发,中国的选择坚定而明确:一方面要维护现行治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转,而非推倒重建;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公正合理地反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近些年来,中国积极通过G20平台推动IMF和世行的份额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系运行;积极推动全球多边发展机构改革与完善,重视和支持上合组织峰会、金砖国家峰会、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G20峰会等新型全球治理平台建设,积极推进G20峰会实现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侧重短期政策向短中长期政策并重转型。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始终把维护中国利益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和多边机制内的协调与配合,共同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权利。
第二,向世界提供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公共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旧体系的主导者和受益者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新机制和新引领者短期内尚难以主导世界经济治理。在这样一个新旧转换的长期过程中,世界迫切需要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来弥补现有治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中国近年来陆续倡议、主导和参与诸如金砖银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全球性公共产品供给,有效弥补了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和机构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能力不足等缺陷,为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作出了世人瞩目的贡献。G20杭州峰会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同意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和《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将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执 笔:石建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