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是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点难点,也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支撑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顺利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生动力,对优化城乡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近年来,我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截至2015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依然较低,农民工总量高达2.77亿人,与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转移人口就业不稳定、难以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面临“出来不能完全融入城市、回去难再适应农村”的现实困境。

高效平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解决人的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不协调等突出问题,着力补齐新型城镇化发展短板,使得新型城镇化供给能力更加适应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变化,构建起供需互促、协同均衡、有机统一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机制。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抓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一关键指标,综合运用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力量,通过提升转移人口素质和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新型城镇化需要,通过优化政策解决“人地钱”难题,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构建起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社会“包容之手”、转移人口“勤劳之手”共建共享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格局。

优化城市功能

增强转移人口归属感

增强城市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凝聚力,符合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当前,我国城市功能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短板较为明显等,制约了城市发展的空间。解决这些问题,既是城市更新升级的需要,还能够有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城市持续发展后劲。

优化城市功能,首先应完善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应统筹考虑主体功能定位、城市人口规模和建成区面积等多方面因素,严守城市增长边界红线,科学规划布局能源、交通、供排水、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强化公共服务供给。重点包括:通过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确保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全方位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与居住年限、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供阶梯式医疗、养老、就业扶持、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并不断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逐步实现与城市户口同等功能、同等权限。

提高发展能力

体现转移人口价值感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要经历生活空间的转移、户籍身份的转化和就业状态的转变,更要实现价值理念、工作思维和生活习惯的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关键是要通过促进就业营造持续发展、共建共享的良好环境,实现社会认可和价值认同,最终真正融入城市。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平等发展能力,一方面应强化产业就业支撑,确保产业、就业与人口规模协调一致,形成“有产业-有就业-有人气”的良性循环,提升城镇对人口集聚的承载力和支撑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拓宽就业创业空间,从强素质、促创业、增岗位等角度入手,克服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技能培训缺乏等瓶颈制约,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