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贵:运用党内法规全面从严治党

陈秋贵:运用党内法规全面从严治党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须有法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运用党内法规全面从严治党,对实现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运用党内法规从严治党的时代价值

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法宝,不仅体现在它的刚性约束上,更体现在价值引导上,依靠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过程,也是党员干部重塑行为、价值观的过程。

运用党内法规从严治党,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之举,是依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程序,开展党的工作,从事党的活动,规范党员行为,进行党的建设。

运用党内法规从严治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需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从严治党。如果我们党做不到依规依纪管党治党,就做不到依法执政,国家法律的权威就得不到体现,依法治国就会落空,可以说,党内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直接影响着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运用党内法规从严治党,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求把运用党内法规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中,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联系起来,通过改革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运用党内法规从严治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实践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党员干部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范行事,必须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绝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要运用党内法规从严治党,让党员干部都能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才能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当前党内法规建设的基本状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内法规建设尤为重视,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颁布了一系列党内法规。2013年5月,《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颁布,这是党内的“立法法”,对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有重要意义。2013年11月,中央颁布《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指出,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积极推进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加快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两个法规的出台,为党内法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基本遵循。之后,陆续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从这些法规的密集出台,可以看出,当前法规建设的重点是干部管理、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同时,把思想建党贯穿于制度治党之中,这表明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期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