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体会

学习《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体会

摘要:从毛泽东主席到习近平总书记,我党的领袖们都一再强调对“从孔子到孙中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珍视、要总结、要传承、要发展。但是100多年间,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上,确实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简单的一概否定;一种是笼统的全盘肯定,这是抛弃传统的“全盘西化”和守陈守旧的复古主义两种极端取向。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和切实可行的实践举措,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都作出了精辟的阐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第一次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系统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讲清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他还特别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几年来,我们认真学习、领悟、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取得了显著成绩。《意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概括总结了几年来的宝贵实践经验,为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举措。

应当说,从毛泽东主席到习近平总书记,我党的领袖们都一再强调对“从孔子到孙中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珍视、要总结、要传承、要发展。但是100多年间,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上,确实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简单的一概否定;一种是笼统的全盘肯定,这是抛弃传统的“全盘西化”和守陈守旧的复古主义两种极端取向。《意见》站在时代思维的制高点上,准确把握世界大势,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贯穿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因此,《意见》中明确指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即“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全面分析、辩证取舍,这是区别原则;二是要在传承发展中古为今用,“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是实践准则;三是要在传承发展中推陈出新,使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终极目标。这从哲学思维上厘清了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关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防止了上述两种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倾向。

《意见》精辟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3个重要方面概括了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精神资源。从核心思想理念上,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民本意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主张;从传统美德上,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道德主张;从人文精神上,有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所有这些,都言简意赅、凝炼节制地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思理念、思想智慧、人生气度、审美神韵,具有何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足以令我们倍升文化自觉、倍增文化自信、倍感文化自豪。

《意见》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尤其是第9条“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第10条“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第11条“滋养文艺创作”、第12条“融入生产生活”、第13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第17条“加强文化法治环境建设”和第18条“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相当周全地从各方面为营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浓郁的社会氛围作出了部署。譬如,《意见》强调: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要“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意见》对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都与时俱进、联系实际作出了周密的创新性部署。可以预期,只要认真贯彻执行好《意见》,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净化环境氛围,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我们就一定能开创亿万人民共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崭新生动局面。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晚年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朽价值”时曾精辟指出:“中国新文化应是中国优秀传统与西方先进成果的综合。马克思主义学说是西方文化精粹的汇集。所以,中国新文化的主导思想应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的正确思想的综合。”《意见》贯穿始终的正是追求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思想的综合。惟其如此,其真理性一定能征服广大人民群众,而真理一旦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又必然会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我们热切地期待着!(作者为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