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批发市场走了、违建少了、胡同亮了、读书声响了、群众的笑声更多了……北京西城区变化不小,变化从何而来?
西城区辖区50.7平方公里,中南海就坐落其间。紧靠“红墙”的特殊区位,决定了它特殊的使命和责任,也逐渐让其形成独有的“红墙意识”。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城区把践行“红墙意识”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积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扩展,“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成为广大党员的自觉要求,“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成为广大党员的行动自觉。
突出关键少数,学习常态化品牌化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大家就会跟着学、照着做。
“把强化‘红墙意识’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锤炼党性的基本功、必修课。”西城区委书记卢映川介绍说,区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日常两周学一次,重要时期每周学,根据需要随时学。
创新载体,推进学的常态化、品牌化。区委“品读经典”强化理论素养成为品牌,区党校理论宣讲“习语精读”成为品牌,区纪委“红莲讲堂”廉政讲习成为品牌,街道工委“红墙读书会”成为品牌……以上率下,学习实现全覆盖。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关键少数要发挥关键作用。
蹬着自行车、没有陪同、不听汇报,这种被称之为“转街”的调研,西城区主要领导和其他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都要参加,每周六上午雷打不动。在一次次走街巷、看问题、听民意中,街区整理计划、治理背街小巷等实践行动接续出台。
“西城区共有背街小巷1430条,我们已经集中连片整治了415条,建成了100余条精品胡同。”卢映川如数家珍,“争取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剩余1015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从去年12月27日开始,西城区的部门一把手们有了新工作:每月一次,到“12341政府服务热线”当“接线员”。
“我家最高气温只有13℃,傍晚只有9℃,门缝的地方都能冻出冰碴子。” 一天,家住大栅栏蔡家胡同的班继兴的电话接了进来。“马上就办”“今天就查”,当日14点多,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房管所、电采暖的厂家负责人上门办公。第二天,问题解决。
“不在部门职能范围内的问题,我们也会认真记录下来,并转告相关部门。”一位部门一把手告诉记者,“这就是‘接线员’的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