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锋:中国电影的历史转折(4)

摘要:2016年,一部名为《湄公河行动》的电影横空出世。这部电影引发无数观众的关注和讨论,也对整个电影行业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影片弘扬了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力量,展现了人民情怀;勇于开拓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人民心声;坚持文化自信,精益求精,精耕细作。在影片研讨会上,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更赞这部影片有希望成为中国电影的转折点。

主持人: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称这部电影为中国电影的转折点,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胡智锋:景俊海部长在座谈会上谈了三个观点:第一,这部影片是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展现人民情怀的。他认为这是特别令人提振精神的一部难得的好片,对于我们的民族精神,对于我们的国家力量,对于我们的人民情怀做了特别正能量的释放。第二,这部影片勇于开拓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人民心声,也就是说在叙事上是一部特别见功夫的影片。在中国故事的讲述上,他们用了很多新的手法和技巧,把人民的心声很好地表达出来。第三,他强调影片坚持文化自信,精益求精、精耕细作,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大家追求票房、产业表面价值的时候,《湄公河行动》精益求精,精耕细作,打磨得特别细,特别专业,这样影片才能真正留得下来,才真正是我们鼓励、倡导的电影。

总体上说,他对这影片内在的精神、价值,对于它在专业层面的开拓创新和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说这样的电影才真正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未来,是一个榜样。所以说,从转折点的意义上讲,它解决了很大的问题。我记得景部长当时还脱稿引用了我当时说的两句话。

主持人:什么话?

胡智锋:我当时提了四个观点,景俊海副部长当场引用了我的两个观点。一是“双主流对接”,也就是主流观众和主流价值的对接。我之所以提这个观点,就是我们发现在过去若干年间,很多主旋律电影在宣传上是合格的,但是在市场上经常没有声音。

主持人:票房很低。

胡智锋:也就是说,年轻观众不大认同那种高歌猛进的主旋律电影。而主流观众,我指的是年轻一代观众,因为电影的主要观众群是年轻观众。年轻观众所喜好的电影,主旋律又渗透得比较少,所以这是一个矛盾。那么,怎么样解决这个矛盾?其实这一直是我们电影主创、主管部门和整个社会所焦虑的一个问题。这部电影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和年轻观众所喜好的快节奏、精美的艺术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主持人:结合得很好。

胡智锋:对,所以我把它称之为“双主流对接”,就是主流价值和主流观众的有机地、有效地对接。景部长特别赞赏这个说法。另外一个,我觉得《湄公河行动》这部电影当中展现出来的一种风尚,或者说是一个方向,它一扫我们过去几年间银幕上萎靡的,卿卿我我的,比较软性的元素,比如……

主持人:非主流,小鲜肉的的影片。

胡智锋:没错,特别是小鲜肉形象。那么大家可能会有一些争议。小鲜肉本身倒无可厚非,但是一个银幕不能光一个品种,一个类型。小鲜肉被热捧是市场的需求,它满足了相当多的观众某个层面的需求。但是仅仅是小鲜肉,对于整个银幕的力度,特别是对整个文化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而《湄公河行动》这部影片,景部长就高度点赞,这就是我所说的,这个影片具有精神补钙和形象补钙的价值。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