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进入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找到问题的关键节点,集中力量形成突破,真正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应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中的决定性作用。
“深得下”:明确改革重点
中央指出,2017年的经济发展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根据这一部署,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有利于经济平稳运行,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以基础性资源开采、材料供给及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生产为核心,保持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在稳的前提下,使改革在产业链的末端和关键领域有所进取。
二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要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做好应对高折旧风险和提高知识产权价值的制度安排;协调发展要重视区位、产业和模式的协调;绿色发展要在降低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同时,更好地转变经营机制,让环境成本合理、公平、透明地分摊到每一个责任主体;开放发展要在坚持“一带一路”建设、推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同时,坚持公平、有序和对等的原则,在承担开放义务、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稳定的同时,更好地发展和提升自己;共享发展是对完善分配制度和经济发展最终目标的强调,共享不是平均,而是一种带有适度平衡性的分配制度安排。
三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是对粗放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增长方式的适度纠正,以质量求差异,并通过差异获得市场,进而提升生产体系的效率和效益。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追求高质量、高效率、差异化的新生产体系。
四是适度扩大总需求。既要求适销对路的供给创新,也要求高效智能的市场创新,并捕捉需求特征,加强预期引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