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重要公共产品
从我国有关部门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看,“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地理指向主要是贯穿亚欧非大陆,重点联结亚洲和欧洲。从中欧经济合作的地理版图看,最东端是连接中欧大陆桥的中国东陇海线的起点连云港,最西端是北欧的波罗的海和南欧的地中海。《愿景与行动》也写明,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另一条写明的路线是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实际发展的情况是,形势发展的比计划要快,“一带一路”的倡议已经得到国际上广泛的响应,不仅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许多经济发达国家也放下“架子”,积极响应和参与到“一带一路”中来。例如,英国在地理位置上虽不在欧洲大陆,但近年来积极寻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在脱离欧盟已成大势的背景下,主动参与中国“一带一路”的意愿十分明显,不久前开通了自伦敦至中国义乌的中英货车班列。除了英国外,比利时、荷兰等西欧国家,地理位置并不属于波罗的海、地中海范围,但也在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事实上,“一带一路”的合作计划在欧洲已经超越了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的范围,开始延伸至大西洋沿岸一带。
不仅欧洲国家积极响应,南太平洋的一些国家也在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合作计划。不久前,新西兰与中国正式签署有关“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成为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合作的西方发达国家,标志着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跨区域、跨国别、跨集团的开放式国际合作计划进程。在“一带一路”的合作框架下,不仅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中国的资金、技术和产业优势加快本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也能够在这一合作框架下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量,不少媒体报道是65个,其中除了新加坡外,并没有包括经济发达国家,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以各种方式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实际的沿线国家多于媒体报道的数量。这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与会者中,就有来自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等发达国家的领导人。
“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于亚欧非大陆,重点联结亚洲和欧洲,但其合作的范围空间更加广阔,影响是全球性的,必将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萌生。地理位置不在沿线直接范围内的国家,也可以用新的形式加入到“一带一路”合作,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大合作理念与内容适用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随着形势的发展,“一带一路”也必将成为联结世界、融入全球的更为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演讲中专门讲到,“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合作伙伴。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其中包括许多经济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力。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传递一个重要精神,即若要破除世界经济眼下的困境,各国和各地区必须坚持通过开放发展经济的原则,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建设支撑开放型世界经济运行的各类公共产品;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从资金融通到对话与协商平台,“一带一路”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国际性公共产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