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端午文化烛亮前行之路

以端午文化烛亮前行之路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端午佳节又至,在品粽怀古之余,我们应该体味一下粽香背后端午节更本真的精神文化味道,从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曾向世界发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引起了广泛共鸣。端午节是传承中华精神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后人在实践中继承发扬。    

传承家国情怀。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凡此种种,各本其源,但这些人物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家国情怀,屈原、伍子胥是直臣,精忠报国;曹娥是孝女,传承孝道家风。从端午祭拜的人物看,对人们影响最大的还是屈原,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离骚》中一串串闪烁爱国主义的诗句,今天人们读来依然砰然心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值得我们后人传承发扬,他全心爱国,遭奸臣陷害,却宁折不弯,依然追求自己的理想。

发扬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中国传统节日实际上代表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价值追求、道德追求,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也不例外。端午祭祀的人物主要的有屈原、曹娥、伍子胥,白娘子、钟馗、蚕神、农神等,而作为节日所纪念的人物大都有善行善德,他们的这种精神追求备受后人推崇。《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端午节采棕叶、包棕子体现了人们对植物与自然的崇拜。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除了缅怀屈原,还体现了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祭祀之日便是端午,在水域中竞划刻着龙饰的舟船是‘龙祭’的重要内容。”

传承丰富的文化内涵。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国的节日来看,向来就有缅怀先贤的传统,通过对于先贤的纪念延续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端午节蕴含的文化中既有关爱生命的主题,也有尚美的愿望。比如,插艾蒿表面上看是祈福消灾,实有夏至之时驱除蚊虫毒疫之功效;喝雄黄酒、菖蒲酒具有强身健体之作用,民间谚语就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走”;赛龙舟作为体育比赛,是力量的较量,也是万众一心的标志,参加比赛的人全神贯注,奋勇向前,观看比赛呐喊助威,欢呼雀跃,娱乐丰富人们的生活。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既有一般传统节日的共同特点,又有蕴含独特的精神文化特征和表现形式: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佩香囊、饮雄黄酒......在此佳节,传承端午特定的文化遗产,弘扬其精神内涵,从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527/949563.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