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思想的学术 立有学术的思想(2)

做有思想的学术 立有学术的思想(2)

——中外专家研讨“后危机时代”经济学创新

宏观经济学研究不应忽视货币因素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经济研究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研究发生了一些变化,到底有哪些新的议题、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及理论出现?目前,又有哪些重大议题需要研究者去关注、研究并解决?特别是,中国有哪些议题值得研究?对此,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政治经济学杂志》主编哈拉尔德·厄里格从五方面给出了建议,分别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房价和金融市场:景气循环、老龄化和储蓄过剩、宏观经济学下的医疗保健、宏观经济学下的全球变暖”。

“没有‘钱’的宏观研究没有任何意义。”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股票业务部负责人黄海洲博士在点评中直言不讳,他认为,“我们应该理解货币的重要性,到底在什么样的程度上货币的体系有多重要。”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谢丹阳则指出,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中的“货币幻觉”在宏观经济研究中还不充分。所谓“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往往只对货币名义价值变动做出反应,却忽视因通胀带来的货币实际购买力变化这样一种认知偏差。在他看来,将货币幻觉放入现有的宏观经济模型中,有助于厘清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院长助理、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