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玉:创新创业的灵感从哪儿来(3)

刘道玉:创新创业的灵感从哪儿来(3)

做有心的创新创业者

当然,获得灵感的途径绝非只有上面几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一切场所和活动中,都有可能出现灵感,如读书、旅游、散步、冲浪、洗漱、睡梦等,都是触发灵感的客体。我们倒是需要知道,灵感是怎样通过客体而激发出来的?激发灵感的中介又是什么?这个中介就是好奇心和联想,好奇心是洞察灵感的“心灵捕手”,而联想则是全部思维活动的机制。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一生获得了1300多项发明专利,成为世界获得发明专利最多的人。他的成功,令他的母亲南希非常自豪,她感慨地说:“我骄傲,我有一个有好奇心的儿子。”

在当今创业的大潮中,有不少青年学子跃跃欲试,争当一回弄潮儿,这是应当得到人们称赞和支持的。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必须具备三个素质:一是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这是创新和创业的前提,没有好奇心的大脑就像是一座干枯的水坝,任凭它多么巨无霸,终究是发不出电来的。二是一定要有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否则即使灵感闪现了,也不被你所察觉和捕获。三是一定要有一双勤快的手脚,有创业点子的人不少,但成功的创业者并不是很多,其区别就在于能否把灵感付诸实践,创建一份巨大的、有经济效益的实业。

有一句古谚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创业者的有心就是指有决心、恒心、爱心和心眼儿的人。我们与成功的创业者的区别在于,他们比我们多了几个心眼儿,所以他们成为创业的佼佼者。

每一个创业者既要海阔天空和百无禁忌地想,又要勤勤恳恳和脚踏实地地干,这样每一个创业者才能够拥抱成功和喜悦。

(作者:刘道玉 系武汉大学原校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