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智库市场(2)

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智库市场(2)

多方面入手推进智库市场完善

推动我国智库市场建设首先必须做到不盲目跟随欧美等国的步伐,而须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培育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市场,促进智库市场发展与规范相辅相成,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思想创新与有效规制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完善政府决策咨询制度,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推动智库市场的建设需要推动以“政策分析市场”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来保障智库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完善智库市场需推动政府购买智库服务,包括发布需求、应标投标、评价认证、签订合同、监督检查、评价验收、成果转化、纠偏追责等一系列程序和环节。首先,利用招投标制度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购买需求信息,使社会智库能够及时掌握、了解决策部门服务需求。其次,要加强合同管理意识,明确供需方的责任义务,根据合同规范执行;探索建立多种政策主张可以公开辩论的平台,形成政府和其他政策参与者平等鉴别不同观点优劣的有效机制。最后,还可以建立针对决策咨询服务所产生后果的责任追究机制,以降低服务购买的风险。

第二,加强政府对智库市场的监管。首先,在市场准入方面,控制智库的数量、类型以及服务领域等,实施行业登记,对其从业资质、信誉进行跟踪评价和管理,从整体上把握智库市场的发展布局和规模。其次,运用税收政策控制智库的思想生产与传播活动。在税收政策中界定从事哪些领域研究的智库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并且要明确指出享受税收优惠的智库的思想生产与传播不能介入政治过程。最后,各级政府应注重加强智库市场的管理工作,建立具有导向性的智库评价体系,将政府的有效管理机制与市场有效竞争和资源配置机制相结合,利用市场化运营机制和产业组成模式,以政府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有效避免市场失灵,促进我国智库市场的完善。

第三,推进我国智库国际化。我国应积极推动智库外交,构建价值观传播网络,提升其国际影响力。智库外交已经发展成为整个外交体系的智力和信息中枢、国际交流平台,在双边和多边外交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机构因其国家信誉而拥有强大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广泛的国际数据获取渠道,可以协助智库加强能力建设,如共享国际信息数据来源渠道、邀请智库人员参与国际研讨活动等。智库还须注重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先进信息传播手段和沟通策略。

第四,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智库体系多元化。首先,对我国智库行业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促进不同智库协调发展。政府相关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应向社会公开招标,坚持多个主体参与咨询原则,平等对待官办、民办、高校智库,重视其研究观点和质量。其次,鼓励社会智库发展,注意提升存量、发展增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加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大潮。激发各类智库活力,促进其相互竞争、协调发展,形成智库市场良好运作的局面。此外,官方智库与社会智库拥有的资源渠道各不相同,故智库间不可盲目竞争,而是应发挥各自的长处,实现优势互补;明确二者的侧重点,完善决策咨询领域的分工,提高智库总体的服务效率。

第五,提高智库自身实力。首先,智库需明确自身定位,增强责任品牌意识。这要求智库立足于国内各领域市场,清晰定位,真正为各级政府、社会和公众排忧解难,提供切实高效、针对性强和可操作实施的对策。智库需根据自身目标定位,围绕问题开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研究工作,提升智库在不同领域的学术及社会影响力,加强自身品牌和能力建设。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的“旋转门”机制,吸纳知识与实践丰富的学者,鼓励人才在不同机构部门间流转。现代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决定了对知识要求的综合性,因此,中国智库应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知识互补性强的研究团队,提供高质量的研究产品。质量是智库影响力的生命线,我国智库应着眼于政府和公共事务发展的现实需要开展研究,讲究研究成果的实效性。同时还应注重克服智库研究的短视问题,立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格局,使研究成果更具战略前瞻性。

综上所述,日趋复杂的国内外新环境、新问题及不确定性对我国政府的国内外政策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政府急需各类智库组织协助,弥补在信息、时间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短板,以更好地应对新问题、新环境。更需要一个能够吸收国外先进思想和有益经验、抵御西方渗透、提供能够解决问题对策建议的强大的智库市场,为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本文获得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高校智库运行机制研究”(2015JDXM026)资助)

(作者单位:东吴商学院智库)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