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建私宅占公房的问题,决定开展住房清理。此项工作涉及人员多、遇到阻力大,是块难啃的骨头。“到底动还是不动,心里有没有掂量?”面对此后记者的提问,习近平同志回答说:“我们将近三百万人该得罪,还是这两三千人该得罪?”正因为算着这笔“人心账”,他十分坚决地把清理工作一抓到底。
多年以后,担任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刻地指出:“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正因为如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反腐,可以说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所为之奋斗的一切也都是为了人民。既然如此,那就要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实现人民的利益,维护人民的利益,发展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各种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我们许多党员领导干部都十分明白这个道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1980年,原总参一位领导花400元公款设宴迎送干部。中央纪委书记黄克诚得知后,要求严肃查处。有人出面说情,说他们都是你的老部下,下不为例就是了。黄克诚坚决不同意,说:“越是老部下,才越要严格要求,不然怎么服众?”在黄克诚看来,念老部下的情,屈服于不正之风,那么得罪和失去的就是广大官兵和群众,这个账必须算。
曾经一度,在一些单位和地区腐败问题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主要负责人没有算人心向背这笔政治账,只算个人的账。在他们看来,得罪那些搞不正之风、以权谋私的领导、部下、亲朋等,不仅不落好,还很有可能很快反弹回来伤及自己。而得罪了群众,往往很难立刻对自己产生影响,有的很可能日渐淡化、不了了之。于是,他们便对一些腐败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甚至该履行的职责也不履行。如山西省委纪委原书记金道铭,肩负纪检重任,信奉的却是“多栽花、少栽刺”“不能把人得罪光”等信条,结果他经手的腐败案件一件件被淡化,腐败分子一个个被放过,最终导致该地区出现塌方式腐败,其个人也因“收钱消灾”,贪污受贿坐进监狱。
惩治腐败、整风肃纪算的是人心账,其实也是党性账、执政基础账。古话说得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执政根基,离开了人民群众就好比大树离开了土壤,是无法生存的。而腐败分子则是这棵大树上的蛀虫。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我们绝不能因为包庇这些蛀虫而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而要坚决干净地除掉这些蛀虫,使这棵大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黄金有价,人心无价。我们只要时刻算好人心账,反腐倡廉的决心就必然更坚决,正风肃纪的态度就必然更坚定。人心也是我们正风反腐的坚强后盾,有着这样的坚强后盾,就没有什么压不住的邪、除不尽的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