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助发展
“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困难不少,譬如工期紧、交叉作业等。”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公司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张庆锋说,然而最棘手的要算不停航施工。
三期航站楼被飞行区包围,一切拆除重建工作必须在不停航的前提下进行。中建三局天河机场三期项目为此实施了多重防护方案:在工程与停机坪之间修建3米高的铁网墙加5-6米高的围挡;大型洒水车同步降尘;裸露土石覆盖绿色降尘膜。
针对复杂的施工部位和工程难点,中建三局天河机场三期项目充分发挥技术引领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大胆创新、优化方案,取得了立竿见影的履约成效。
比如在国内民航塔台率先采用国内最新的混凝土爬模浇筑施工工艺,克服构件吊装、塔内高温等困难,创下了中国民航史上空管塔台建设之最,保证了“机场之眼”的顺利启用。
天河机场三期航站楼是由3500余根工程桩托举而起,桩基施工的顺利推进与一项技术创新密切相关——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该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尚属首次使用。
项目还鼓励员工的小发明、小创造,对全员技术创新加大投入。先后创造了硫酸纸识图法、装配式路面、可循环式吊筋等创新成果,小小改进积少成多,不但增加了工效节约了工期,还累计降低成本近120万元。
就这样,近3万名建设者,经过近4年多的日日夜夜,与时间赛跑,克服重重困难,在一片荒芜之地建起这一枢纽工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