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正逐渐脱钩

史丹: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正逐渐脱钩

能源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之一,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常常被作为判断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能源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导致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逐渐脱钩。比如,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量负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仅增长0.5%,但全年经济增速达到6.9%。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0%,但经济增速为6.7%。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波动幅度存在明显差异,这让一些人感到困惑。其实,这一现象恰恰说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已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能源消费增速作为经济增长的参照系。

近年来,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增长已成为全球共识,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脱钩的趋势,二者的耦合关系大大减弱,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预测经济增速的方法已不适应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脱钩,有强脱钩和弱脱钩之分。强脱钩是指在能源消费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同时,能源消费量也有所下降;弱脱钩则是指能源消费增长减缓,但能源消费总量仍在上升。此外,还有衰退性脱钩,即能源负增长伴随着经济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若以10年平均数据来看,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2000年以前实现了弱脱钩,2000年以来出现了强脱钩的趋势。但从年度数据看,在强脱钩的大趋势下,这些国家个别年份也曾出现过弱脱钩和衰退性脱钩。以美国为例,2008年出现衰退性脱钩,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同时有所下降; 2012年经济增速由1.6%上升到2.3%,而能源消费量增速降到-2.7%;2013年经济增速又降到2.2%,但能源消费量不降反升。上述数据表明,就年度数据来看,发达国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稳定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实现了弱脱钩。与发达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相比,我国脱钩时间比较超前,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消费增速就低于经济增速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国采取多种节能减排措施,能源消费增速明显放缓。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十二五”后半期能源需求下降的幅度较大。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脱钩,意味着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下降。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虽然尚未实现强脱钩,但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已有明显的结构性变化,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低能耗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正因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实现了弱脱钩,因而我国有能力承诺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30年之前甚至更早达到峰值,为全球降低气候风险作出贡献。

当前,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能源消费基数大、能源效率较低。按照世界平均能源效率计算,我国以目前能源消费量可以创造比现在多1倍的GDP;以美国的能源效率计算,可以创造相当于现在3倍多的GDP;以日本、英国的能源效率计算,则可以创造相当于现在6至8倍的GDP。可见,我国只要持续提高能源效率,不增加能源投入也可以支撑经济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我国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实现中高速的经济增长是完全正常的,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