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与创新转化(2)

于洪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与创新转化(2)

服务当代、面向未来萃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

今天,人类社会面临众多突出的矛盾和难题,要解决好它们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的智慧和力量。历史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其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也理所应当成为今天先进价值理念的丰沛滋养。当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性”“运动性”等固有属性,使中华民族最优质的文化基因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并与深刻变化的时代相协调,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调研考察时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是我们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目标方向,这是服务当代、面向未来的守正开新的积极姿态。因时而新,就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作出当代解读,这种解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益思想的创新、提升的过程,是补充、拓展、完善其内涵的过程,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相协调。同时,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作出当代转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以强大现实生命力回应好时代的挑战,解决好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智慧,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有益精神财富。在始终不忘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的同时,还要广泛借鉴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敞开胸襟、兼收并蓄世界各国家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并在融入世界文化中自觉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和调和人伦、导人向善等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既不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根脉,又能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把牢精神主线,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

韩愈《答李翊书》中说:“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只有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魅力和超越时空的价值理念,才能更好地树立价值观自信。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向现实逼近,向世界开放,向未来探求,才能丰富其现代价值意蕴,实现内在魂脉的延续和传承。

(作者:于洪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L15ZDA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