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的三点体会

武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的三点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站的高、看的远、想的深,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这里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讲话谈三点感受最深的体会。 

一、准确判断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正确地判断国内外形势和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任务、措施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指出“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另一方面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觉得这个判断非常符合当前实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将排在世界第三的日本远远甩在后面,人均收入2016年达到8700多美元,是20世纪末的10倍,人民生活水平已经由温饱向富裕迈进;从经济体制上看,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显示出比西方发达国家体制的优势;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以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生态环境达到临界点的三重压力,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阶段。从社会建设来看,2016年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7%,并且城市居民的阶层分化也更加多样,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即以城市人口为主;就城市化的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来说,以2016年底在习近平总书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指示和房地产的调控以及金融业的去杠杆为标志,从1999年房改开始的地方政府“经营城市”和“土地财政”也到了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外,以信息化和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喷薄欲出,开始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甚至思维和交流方式,例如网上购物、“手机银行”和城市“共享单车”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说明。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在过去没有遇到、在未来将面临的重大变化。 

二、理论创新要求: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和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要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这对我们理论界提出了新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科学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与时俱进,创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与之相应的方针政策。十八大以来所发生的新的时代变化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未来中国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能够为党在治国理政方面遇到的重大思想性、体制性、战略性问题提供支撑。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理论不能解释和指导现实,文化自信就不能真正树立起来。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史经验多次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和成功,都离不开党在理论方面的总结和创新。在民主革命时期,如果没有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革命性质、道路、目标、政策的总结和创新,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中国革命就不可能胜利。同样,在改革开放以后,如果没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就不可能解决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就不可能突破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如果没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就不可能解决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如果没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在社会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的条件下,解决究竟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正是这种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任务和迫切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前,中国共产党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出了与新的历史阶段相一致、符合人民迫切要求的新理论、新政策,才指导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取得了今天这样令世界称奇的伟大成就。 

今天,我们在理论上仍然有许多重大问题还没有解决,甚至落在了实践的后面。以经济发展为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中还没有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资本与劳动关系,没有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职能的异同问题;没有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如何进一步发展问题;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中的产能过剩和波动问题。再从社会建设来看,还没有从理论上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没有解决财富占有差距过大问题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文化建设方面,还没有厘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还没有厘清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还没有厘清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没有解决如何吸收和排斥的问题。 

在国际关系方面没有解决的理论问题就更多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但是究竟怎样在理论上解释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关系;中国提倡的“共同价值”如何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对接和包容;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异同在哪里?中国究竟应该多大程度参与国际事务、怎样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这些,都需要在理论上去探索、去完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