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改革创新,推动智库作用多点呈现
地方社科院智库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扎实有效的改革创新,在服务决策、理论创新、传播交流等方面多点推进,取得较好的成绩。
纵深推进,服务决策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地方社科院智库的首要任务就是服务决策,做好党和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及时为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统计显示:2016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共有7件成果获国家批示,重庆有3件,山东、江西、湖南各有2件,四川、福建、河南、云南各1件;地方社科院获省部级批示成果数量中,山东、河北、江西分别以36件、31件和30件名列前三甲。
立足前沿,理论创新取得突破
在做好决策咨询等应用对策研究的同时,地方社科院继续把理论创新放在智库建设的重要位置,深度解读中央精神,及时发出理论声音,以理论研究为智库作用发挥提供坚实支撑。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以重大工程项目带动理论创新,如“江苏文脉研究”,规划编撰出版江苏名人传、江苏文化史等多卷本大型系列丛书,打造标志性的重大成果。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将蒙古学作为推进基础理论研究为现实服务的前沿阵地,从学科布局上已构成对牧区经济发展、政治学与法学、社会学、俄蒙研究、城市发展等主要应用对策研究领域的全覆盖。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不断加大山西文明史研究力度,突出晋商研究等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特色,逐步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推进中原特色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发挥特色基础理论研究优势,着力加强河南地方史、中原文化、河洛文化等研究。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以打造“湘字号”社科品牌为重点,加强湘学和湖南历史文化研究,突出湖南思想文化史、湖南抗日战争史、湖南重要历史人物、湘学传统与当代湖南发展研究。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实施以质量为中心的科研转型升级,形成了以阳明文化研究、三线建设研究、贵州佛教文化研究、抗战文化研究、苗族巫经文化研究等为重点的基础理论研究体系。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挥“青海藏学研究中心”“青海丝路研究中心”“青海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作用,打破学科界限,合作开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新疆社会科学院形成了新疆地方史研究、中亚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研究等体现新疆特色和新疆社科院特点的优势学科。
西藏社会科学院重点抓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2016年成功立项7项。
协调推进,智库传播与影响独具特色
地方社科院智库在充分发掘学术期刊、内刊、网站等现有传播手段潜力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传播方式,不断增强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创办《当代社会科学(英文版)》期刊,填补了全国地方社科院英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空白。
山东社会科学院新创办《经济动态与评论》《中国文化论衡》《中国海洋经济》《国际儒学论丛》等学术集刊,致力于打造智库成果传播平台。
吉林、福建等社会科学院继续办好《专报》,积极拓展“两报”报送对象,推进“两报”向中宣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报送工作。
上海社会科学院继续开展中国智库影响力调查研究,在《中国智库报告》中推出对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分系统排名评价。
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社会科学院依托院网站、智库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智库成果和信息,有效提升了智库形象和影响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