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做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明确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才能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
“打铁还需自身硬”,硬就硬在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同时也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是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理想信念不是虚幻的东西,而是“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他还强调,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之奋斗和牺牲,那共产主义就真的永远实现不了。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
因此,全党同志只有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才能实现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最高纲领与基本纲领的统一,才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它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更不可能有与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一个没有私利的党,决定了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鲜明写在旗帜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也是胜过其他政党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发展、壮大起来,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归根结底是因为根植于人民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热爱,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疑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强烈。面对人民的殷切期待,中国共产党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继续推动经济发展,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