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
认清形势,根本是认清国情。国情是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行动纲领最重要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
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接续奋斗,汇聚而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洪流。一代代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国梦复兴梦,就要在这几代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实践中变为现实。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东方大国重新走进世界舞台中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使命。
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砥砺奋进的5年、攻坚克难的5年、深得民心的5年、成就卓著的5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治理开启新航程,明确地把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新的目标。
“四个全面”形成新方略,确立了治国理政的目标引领、根本动力、治理方式、领导核心。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呈现新面貌,政治生态走向风清气正,文化生态走向向善向好。强军兴军出现新飞跃,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国际战略达到新高度,统筹治党治国、协同内政外交,把“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合成一盘大棋来下,同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实现现代化,既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创举,也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对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来说,既要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收官,也就是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力赛最后一棒;又要筹划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起步布局,也就是跑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接力赛的第一棒。这是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赋予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首先,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同时,要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改革开放前的较低水平、改革开放后的中等水平,到现在和今后30年的中高水平。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处于初级阶段与现代化的衔接过渡期,走出初级阶段的酝酿加速期,初级阶段的质量水平提高期,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跃升期。
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