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齐:喜看中国充满自信的“国际化一代”

胡宇齐:喜看中国充满自信的“国际化一代”

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人更加自信了,而这种心态的直接来源就是,世界的东方,正傲然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国。当下的年轻一代,不仅是自豪的一代,也是爱国、奋斗、圆梦的一代。当更多人将奋斗的青春融入国家民族发展历程,国家便会积累下更多破浪前行的资本。

刚登上时代舞台的中国85后、90后们,怎样看待自己的祖国?答案想必丰富多彩。而近日西方媒体的一篇报道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视角。报道说,如今,中国年轻人普遍认为,中国已然是个伟大的国家。调查显示,中国的年轻一代,外语讲得更溜了,出国机会更多了,但在“周游列国”之后,眼里盛满的已不再是艳羡,而是自豪。他们是中国最国际化的一代,也是最自豪、最自信、最不崇洋的一代。

似乎是在不经意间,“崇洋”这个曾经熟悉的词正渐渐淡出。那些言必称“西方”、例必举“美国”的声音慢慢低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怎么样”“中国需要什么”。书店的畅销书,早不是清一色的西方经验;各行各业的标准,也不再唯西方是从。中国的企业家,敢于大声喊出,“请重新发现中国,将中国视作一个机遇”;在国外的华人,常常在社交媒体上驳斥那些针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面对世界,我们依然积极学习、取人之长,但这种学习已不是低人一等的仰视,而是地位同等的平视。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人更加自信了,而这种心态的直接来源就是,世界的东方,正傲然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国。

中国为什么能迅速强大起来?许多人都在追问,也都在尝试破解这其中的密码。扎根本土的制度设计、弯道超车的后发优势、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开放注入的市场活力……而所有这些,都源于一个不容忽视的精神内核——无论何时,无论国家处于何种境遇,我们从不放弃希望,从不放弃强国梦想,从不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当列强的坚船利炮惊破“天朝上国”的迷梦,魏源作《海国图志》图“师夷长技以自强”;当护法战争失败、革命前景暗淡,孙中山在《建国方略》憧憬“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当长征刚结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住着窑洞、穿着补丁衣服、吃着小米饭南瓜汤,这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战士仍在谋划和架构中国的未来;当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连洋火洋钉洋皂尚需进口,共和国的建设者们就已在为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倾力奋斗……奋发图强的基因始终一以贯之,这才是中国强大之根本所在。

抱有创造未来之志,还需寻到通往未来之路。毋庸讳言,“睁眼看世界”的探路之初,我们也有过迷茫时刻,巨大的国家创伤引发精神上的妄自菲薄:由“惧洋”而“崇洋”,从器不如人、技不如人到制不如人、智不如人,盲目套用西方经验,又一次次被失败打回现实……而随着实践教益与经验的积累,一条光明之路终于被走了出来:无论器物还是制度,只有以我为主,取他山之石为我所用而非削足适履,才能找到“合脚的鞋子”。“只有中国人最了解自己”,“只有他们自己慢慢摸索出的解决办法才是长久之计。”一路走来,遵循着这样的思路,以强大的精神为支撑,我们筚路蓝缕开启征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发展中不断变革,才开创出这盛世荣景。我们因道路正确而愈加自信,因自信而愈发坚定,与“崇洋”心态渐行渐远,对这片土地爱得更加深沉。

有人说,中国已经成为这个充满不确定世界的“力量与稳定的灯塔”。的确,环顾当今世界,一只只“黑天鹅”不期而遇,一幕幕黑色幽默剧不时上演。置身此时,中国的稳定发展被看作世界的“定海神针”,而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常怀紧迫感。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如今,我们正面临着复兴之路上最紧要的几步,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环境治理等桩桩件件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而这些都要靠年轻一代去拼搏、去实现。青春如朝日,“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当下的年轻一代,不仅是自豪的一代,也是爱国、奋斗、圆梦的一代。当更多人将奋斗的青春融入国家民族发展历程,国家便会积累下更多破浪前行的资本。

前段时间,在一个“何为发展”的热帖之下,收获点赞数最多的答案是一组对比照:一张照片是三十年前的“烂泥渡”棚户区,而另一张正是如今高楼林立的浦东陆家嘴。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正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引人无限感慨。上世纪90年代,几乎不作诗的小平同志,在冒雨视察上海杨浦大桥时不禁吟出:“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未来已来,当代人传承精神、砥砺前行,方能慰藉先辈、不负当代,方能让我们的后人在面对同样的发展之问时,给出更加自豪、更加精彩的回答。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