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引导和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刘伟:引导和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要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为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指明了方向。智库是产出高水平、高质量思想产品的智力池和思想工厂。这个智力池不应是鱼虾集聚的河塘,而应是蛟龙潜底的天池;这个思想工厂不应是大批量、同质化生产的流水线,而应是精细化、个性化定制的服务平台。作为一名智库的从业者和管理者,我们在智库建设的大潮中用心思考、用脚丈量,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如何提高智库研究质量和内容创新等几个核心问题上形成了一些思考。

第一,要结合研究专长与国家急需,聚焦专业化、特色化领域,坚持“打深井”“做长线”。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和智库研究的有限性决定了一家智库不可能关注所有的社会问题,只能结合国家决策部门需求与社会发展实际,立足自身研究优势,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化研究领域。我国新型专业化智库发展应该不求大而全,但求对口和精准,发挥自身多学科融合的优势,以多样化视角对特定领域的问题开展研究,而不应将研究分散于不同学科的不同问题。从纵向看,智库研究应以扎实的微观实地调查作为支撑,在田间地头真正沉下去,运用科学合理的数据收集分析方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通过详实的调查分析、严谨缜密的推演,产出经得起推敲、有事实依据的智库思想成果。在智库研究中,我们特别重视将中央决策与地方案例相结合,使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有事实、数据和案例的支撑。在国家高端智库平台建设中,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地方观测点,组织智库专家深入基层、农村和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采集数据,再将这些一手材料用到政策报告之中。这是保证智库成果质量的关键所在。

第二,要盘活现有内部研究力量,引入优秀外部智力资源,构建专业化、复合型、跨界跨学科的一流人才队伍。一流的人才队伍是智库产出高水平思想成果的基础。当前,我国各类型、各层次的智库人才和梯队建设还有待完善。智库人才队伍应该是开放的,首先要面向智库所依托单位内部开放,其次要向社会开放。不同类型的智库要根据自身的存量进行通盘考虑。高校智库天然具备雄厚的科学研究力量,做好智库研究,就必须处理好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并不矛盾,应以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为咨政服务提供理论支撑,又通过强化咨政服务反哺优势学科发展。将智库研究人员体系内生于院系学科中,并通过引入开放滚动的研究团队,打破传统院系设置的壁垒,集聚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创新人才队伍和平台,真正做到联合研究、协同攻关,多角度建言献策。面向社会广泛延揽优秀高端人才,通过首席专家制、团队滚动制、智库科研岗、高级研究员、专职智库助理、市场聘任制等制度创新,形成多层次的智库人才梯队,努力做到研究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的有效协同。

第三,要完善成果验收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倒逼高水平、创新性研究成果产出。智库成果验收是保证智库成果质量的关卡,在验收评价的基础上对研究人员进行激励,能够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动力与活力。因此,应加大智库成果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中的权重。在评价实践上,构建用户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兼顾智库成果的定量与定性评价。充分考虑及时评价和延时评价,有意识地引导智库人员从事中长期战略问题研究。完善事后成果验收购买和激励制度,在成果产出链条尾端保证智库产品的高质量、高水平。在高端智库建设中要探索运用成果购买制来完善智库产品的验收与激励。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给予不同类别的智库成果不同的物质、课题和荣誉奖励;二是与一些有特色的研究团队和研究人员签订年度成果购买计划。成果购买的对象是智库产品体系,不仅包括以内参产品为核心的咨政载体,而且包括具有思想力的期刊、丛书和面向社会大众的辐射性产品。

第四,要加强供给方、需求方对接,完善供需全过程链条,促进政府决策与智库建议之间良性互动。智库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只有准确掌握政府的决策需求,才能将智库产品供给与政府决策需求有效对接。目前,在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的统筹下,中央决策部门与国家高端智库已建立起直接联系机制,有效地串联起了决策部门与高端智库,在首批25家高端智库的范围内形成了智库服务的体制内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高水平思想成果的产出要求不断完善智库供需对接机制与调研机制。只有掌握一手需求信息与一手调研资料,智库研究才能既顶天也立地,既有理论光芒也有泥土芬芳。一方面,要完善政策决策与智库的对接,这里指的是决策部门与智库全过程对接,包括研究前的需求互通即决策部门“点菜”与高端智库“接单”,研究过程中智库与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完成后部门的评价反馈以及实施效果的追踪评价等,以便从需求的角度促进思想产出方的完善和改进。另一方面,也急需完善决策部门与智库之间符合保密要求的数据资料沟通和传递机制,为高水平创新型智库研究提供扎实的根基和依据。这样才能整合优势、突破局限,产出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优质思想成果,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供给出有效的智力支持。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