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跃:增强智库的舆论引导力

毛跃:增强智库的舆论引导力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在阐释党的理论、解读公共政策、研判社会舆情、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自觉承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文化和思想观念汇聚交融,人们接受的信息更加纷繁复杂,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不仅是对新闻媒体的要求,也是对智库的要求。智库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社会舆论场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应积极主动参与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构建。

没有智库的参与,构建舆论新格局就是不完善的。在西方社会,智库被称为第五权力,因为智库不仅有影响政府决策的作用,还有影响社会舆论的功能。西方智库经常会发表一些研究报告,向社会提供思想观点,以影响公众的认知,并通过引导舆论来影响政府决策。在我国,智库怎样正确引导舆论还是一个新的课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新闻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主体,不太注重智库在引导舆论中的作用。新闻报导要正确引导舆论,仅靠抓新闻现象来吸引眼球是不够的,因为公众除了关心发生了什么事,还关心事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而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因素,恰恰就是智库能做而且应该做的事,智库的介入能有效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传播力。从某种角度说,社会舆情的走向,会左右社会发展的走向。因此,充分发挥智库在信息传播中的理性思考功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理性看待各种社会现象,讲好中国故事,智库责无旁贷。

积极构建“智库+媒体”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智库在舆论格局中的位置,紧紧抓住主流媒体改革特别是新媒体发展的契机,积极构建“智库+媒体”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当前,主流媒体“两微一端”发展迅猛,加剧了传媒业的融合、重塑,改变着舆论格局,成为沟通对话的新通道和新的重要舆论场。据相关统计,当前全国有大约7亿网民活跃在网上,每天产生300多亿条信息。移动互联网已成为网民了解新闻时事的第一信息源,社会舆论相当程度上是在中国人的手机上生成的。可以说,“两微一端”在舆论引导方面,更加适应新舆论环境,在语言表达和宣传逻辑方面与当下的舆论场契合程度更高,使思想内容具有更广泛的传播力。但在媒体快速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存在着信息过载现象,加之一些非主流媒体政治意识淡薄,内容质量流俗,使得舆论“险情”也时常出现,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智库应积极适应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方式,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可以预期,“智库+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的新模式,将在共同提升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新闻实践证明,大众媒介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形成或影响舆论,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这一现象也适用于智库成果的对外传播。传播媒介议题设置功能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比如它比较强调对社会现象的反映,而较少反映现象背后社会深度议题的一面。就算是一些深度报道,理论思考也多有不足,而“智库+媒体”正好弥补这一不足。智库可以通过研究成果的发布来强化某一议题,从而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减少情绪化的反应。

传播效果可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的过程,“话题设置”理论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人们的认知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后果。所以,社会舆论的取向往往决定社会行动的后果。“话题设置”也适用于智库制定传播计划和对研究成果的宣传。智库应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设置话题,积极主动开展研究。由于传媒科技的日新月异,传媒手段的多元化和信息传输总量的增加,受众的认知欲望空前高涨。智库可以通过强化某一话题来影响受众的认知,从而让政府的决策得以贯彻。尤其是当下,随着传媒数量增多和技术发展,受众知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其自主性、选择性也进一步提高。因此,智库要提高舆论引导力,使研究成果产生预期的宣传效果,必须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心理和特点,准确反映客观事实。否则,就有可能引发错误的舆论,造成一定的社会后果,令受众对媒体失去信心,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