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七个“坚定不移”概括成绩蕴含经验(2)

深刻领会七个“坚定不移”概括成绩蕴含经验(2)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

摘要: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最大决心、久久为功的韧劲,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以作风建设带动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了党风的根本性好转,为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三是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

一代领导人有一代领导人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要完成的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集中起来就是国家治理问题。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领导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走在一条人类历史上从未走过的道路上。如何治理拥有近14亿人口、56个民族的国家,这是个不小的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纳入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统筹推进,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治理国家的能力也大为提高。  

最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谈到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多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指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必须讲清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这一论断抓住了党和法关系的要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还引领各界各方站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去看全面依法治国。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正是着力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起着重大方向性指导作用。

最重要的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他还指出,“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这5年的实践证明,要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无论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还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无论是保障边境地区安全稳定,还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领域的法制建设都必不可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这5年,若干重大问题得以解决,国家法律体系取得重要进展,文化、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得到完善。2016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说明,有利于保障“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正确贯彻实施。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彰显法制建设的进步……

最根本的是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理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公平正义的阳光之下。彰显公平正义,需要公正司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政法机关则是群众看党风政风的一面镜子。

5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能显著增强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这就是宝贵经验。

四是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纲领之中,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极为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无论考察调研,还是重要会议,大江南北,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讲到哪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彰显执政担当,密集推出一系列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党的十八大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作为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3年底,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2015年元旦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被誉为“史上最严”,“公益诉讼”、“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撒手锏,成为沉重打击环境违法者的有力武器。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8月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调显性责任即时惩戒,隐性责任终身追究,让各级领导干部耳畔警钟长鸣。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5年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青山和金山可以“双赢”。

5年来,环境保护合力集聚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生态”“环保”“绿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广泛的生态共识落地生根,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和巨大的合力。

5年来,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底色,一天天愈发清新养眼。

5年来,公众积极参与,厚植绿色发展根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减少塑料购物袋等一次性用品使用,“随手拍”拯救家乡河流……越来越多的公民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共识度不断提升,“最大公约数”正在形成。11岁的乐乐经常拿爸爸的手机查看空气质量状况,知道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环境。从重庆回天津过年,临行前这样提醒爷爷:“爷爷,别给我买烟花,我今年不放了!”

5年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显著进展——随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持续推进,无数人的生产生活乃至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日益变绿变美、充满盎然生机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

5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能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这就是宝贵经验。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