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

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

摘要:基本国情没有变,就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变与不变中认清世情国情党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

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在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

从世情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更要看到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更要看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更要看到国际体系变革方向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更要看到亚太地区总体繁荣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从这样的世情出发,我们应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从国情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基本国情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基本国情没有变,就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基本国情的内涵在变化,就必须以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来更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决定了在新的发展阶段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紧紧抓住和用好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这也决定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从党情看,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地位没有变,但肩负的历史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的执政环境更加复杂。经过90多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全世界拥有党员人数最多的执政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时也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只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好管党治党责任,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才能确保党更好经受住“四大考验”、更好战胜“四种危险”,跳出政权兴衰的历史周期律,在历史性“赶考”中交出优异答卷,完成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任务。

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就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以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