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手艺人跟随内心,几十年精进独门手艺,一日惊艳世人。
其实挺惨的,要跟天性死磕。比如日本的“职人”,刚进门的寿司学徒摊鸡蛋都要学半年。而某个领域的顶尖高手,都不叫大师,叫“神”。
谁在短期利益前不是个凡夫俗子?这就像演艺圈,为什么那么多演员歌手走红后,再没有好作品,天天录综艺节目。因为来钱快。他们确实把奋斗过程前置了,但是时间短到刚尝到专业的甜头,就砸了饭碗。
这是耻辱。像是健忘的鱼群,7秒后失忆,只能沦为潮水的奴隶。
持续专业,才能主宰潮水。当别人为风口表象欢呼或哀叹,你要始终关注行业痛点,才能看清是机遇还是该犹豫。
熬住时间,守住专业。
我们无比努力,就是为了输得起
这篇文章的开头,挺丧的。读到这里,你可能更丧了——
脱不花老师是1%的精英,剩下99%的人哪能都做到行业顶级?早早奋斗到底为了毛线?
当然不为大富大贵。
所有成功都是幸存,和奋斗没有必然联系。
当下的成绩是狗屎运,保不齐下一步就踩到真狗屎。
Fancy是我新媒体公司的第一个员工,我们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规模小,就是我负责写作,她负责商务和其它所有。她不仅是她大学里的学霸,而且18岁就杀进职场了,在上海和北京的500强都工作过。后来我做大了,她现在跟着我来深圳创业。
她说,人生有三大追求一定要拼尽全力:想撕赢的逼,想读完的书,想睡到的人。
当同龄人还在王者荣耀上结伴开黑,Fancy已经在与各种大V和客户打交道,赢得了对方尊重,进入了更优质的社交圈。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她做好了普通人该有的努力。
奋斗前置,就是降低你的失败成本。如果我的公司今天倒闭了,我相信明天就有人向她伸出新的橄榄枝;而我更相信,这样的员工,敢于在那一天到来时,跟我东山再起。
出色的人,在陌生城市里,不用过于担心疯长的房租和变态的物价;在未知环境里,不用过于担心就业市场是否动荡。就算暂时失业,他们也不愁得不到前辈的举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