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倾力守护
冬去春来,牧民们以为草场里的藏羚羊会离开。“草场网围栏的门经常是开着的,它们很容易就可以离开。”格才说,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群“不速之客”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反而开始在草场里繁衍生息。
藏羚羊留下了,又该怎么保护?为了让藏羚羊能安居,1998年,在格才和村民们的申请下,草场被纳入了西藏自治区的保护区。1999年,格才成为野生动物保护员。他每个月都要围着草场巡逻4次,为藏羚羊赶走狼等天敌。不仅如此,他还抓住机会向村民宣讲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久而久之,村民们成了“不在编”的野保员。
就这样,每年秋季,藏羚羊和牧民的牛羊一起吃草,其他时间则继续留在草场里。牧民和藏羚羊相安无事。十几年过去,草场里藏羚羊的数量越来越多,原本不大的草场面临很大的压力。
2005年,草场迎来了一次扩大项目。在搬迁了3户牧民后,草场由原来的1.5万亩增加到了现在的3万亩。草场的压力大大缓解。
现在,草场里生存着300多只藏羚羊。“有些是最初那15只藏羚羊生育的,有些是后来又进来的。”格才说,从最初发现藏羚羊到现在,20年来,草场里没有发生过一起伤害藏羚羊的事件。
“有一年巡逻的时候,我看到两只自然死亡的藏羚羊,就把它们就地掩埋了。这是偶然会发生的事情。”格才解释说,对没角的藏羚羊,他将其就地掩埋,再进行消毒,对有角的,就将角打碎再掩埋,以免引来盗猎者。
今年61岁的格才是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依然是野生动物保护员。他现在还会带动党员和村民到草场捡拾垃圾,保护栖息在草场里的藏羚羊。
曾经在那曲地区从事农牧工作多年的任春丞说,牧场有草、有成比例的交配对象、天敌又少,这些因素导致藏羚羊改变了迁徙的习性。此外,那曲地区申扎县的部分藏羚羊群落也是不迁徙的。这和那曲地区近年来的生态保护行动有密切的关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