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林:科学构建党内政治文化(2)

王炳林:科学构建党内政治文化(2)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构建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

党内政治文化体现的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它既要求党员干部自身的学习和修炼,更需要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形成和发展,并引领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没有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不可能搞好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能够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干部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步调。党员干部只有经过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和交流学习,才能增强组织观念,才能感受组织的温暖和力量,才能更加自觉地热爱组织、对组织忠诚。

构建党内政治文化要坚持弘扬党内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形成了优良传统,是我们构建党内政治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早在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要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后来,通过整党整风等多种形式,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科学规范。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恢复和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基本遵循。

党的高级干部要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率,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最终要落脚在看齐上。党的高级干部要自觉经常同党中央对表,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把党中央大政方针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根本的是要求全党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懂规矩,守纪律,带头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从而形成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为构建党内政治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干部队伍建设是构建党内政治文化的关键所在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内政治文化的构建关键也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会掌握一定的权力,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产生一定影响,都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领导干部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广大党员作出示范,才能形成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如果干部队伍素质不高、作风不正,不仅难以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甚至对已有的政治文化也会带来负面冲击和严重伤害。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是构建党内政治文化的关键所在。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前提是选好用好干部。选人用人导向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风向标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选人用人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好干部的5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要采取具体举措,将这些标准运用于选人用人之中,突出选人用人的政治价值观引领,使选出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使领导干部真正成为一面旗帜、一个标杆。

(作者:王炳林,系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