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艺术焕发活力,唱响中华(2)

古老艺术焕发活力,唱响中华(2)

——十八大以来我国戏曲传承述评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戏曲传承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古老的传统艺术再次迎来了春天。

优秀剧目大量涌现,基层院团“满血复活”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党的十八大以来,戏曲工作者坚持创新与复排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作出一大批深受观众欢迎的优秀艺术作品,传统戏曲呈现振兴势头。比如,京剧《西安事变》、昆曲“临川四梦”、豫剧《焦裕禄》、评剧《母亲》、淮剧《小镇》等,这些剧目题材丰富,表现手法多样,是近年来戏曲艺术创作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的具体体现。

作为我国最高规格的艺术盛会,中国艺术节剧目质量要求很高,通常只有省级、国家级院团的作品才能获得艺术节的入场券。让人没有想到的是,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开幕演出剧目秦腔《家园》却出自一帮“杂牌军”之手——由陕西省渭南市秦腔剧团联合澄城县剧团、户县群星剧团两个基层剧团以及渭南师院艺术系的学生联合打造。正如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所言,这样一部来自最基层剧团的作品,让人看到了基层文艺院团振兴的希望。戏曲的生命力在基层。十八大以来,大量曾经完全丧失创作、演出能力的基层文艺院团“满血复活”,重新登上戏曲舞台,这是戏曲振兴的又一生动注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戏曲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的背后,是广大戏曲工作者能力的提高、境界的提升。2013年、2016年,殷秀梅、贾文龙等31位舞台艺术界人士先后获得“文华表演奖”,为艺术界树立了德艺双馨的典范,也扛起了传统戏曲振兴的大旗。为了演好现代豫剧《焦裕禄》,贾文龙从故事中、照片中、电影中,从在兰考生活的点滴小事中,不断寻找着焦裕禄的影子。在400多场演出中,他跟剧组其他演员一起,边演边学边揣摩边修改。后来,贾文龙在胸前佩戴起了焦裕禄像章——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走到哪里就戴到哪里,“为的就是把焦裕禄这个角色刻在心里,刻入生活中”。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