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的行动纲领

解决“三农”问题的行动纲领

摘要:乡村治理体系的基层领导人只有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地执行各项改革举措,乡村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才会有坚实的底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制定了方略、规划了蓝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政策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行动纲领。

 一、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农村的发展与工业及城市的发展紧密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尽快建立完备的国家工业体系,国家通过征收农业税与工农产品“剪刀差”,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积累,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通过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收为国有的方式,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重要的土地及资金支持;亿万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加速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成本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进入21世纪以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此后,中央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党中央在农村工作中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重大政策举措,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逐渐发生变化。从2004年起,中央又连续发布了14个“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000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报告还提出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先序,并强调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及现代化结合起来加以考虑。这些新思想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回顾几十年来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的演进历程,可以预见,随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所蕴含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进一步向农业农村调整,全国范围内资源配置格局及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将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将呈现相互影响、有机结合的良性互动格局。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把建设新农村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改革开放后,1981年中央13号文件、1984年中央1号文件中都出现过“新农村”的字样,但没有系统的表述。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总结历史经验,尤其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本。2013年到2016年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98亿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他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记得住乡愁,留得住绿水青山。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总的要求。这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

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与新农村建设相比较,内涵与外延都有很大的提升。产业兴旺代替了生产发展,突出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生活富裕代替了生活宽裕,标志着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有更大的提高。治理有效替代了管理民主,强调治理体制与结构的改革、完善及治理效率,突出了基层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习近平同志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尽快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乡村振兴战略用生态宜居替代了村容整洁,这是乡村建设理念的升华,是一种质的提升。生态宜居四个字蕴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