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四个伟大”为治国理政谋篇布局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四个伟大”为治国理政谋篇布局

wenxinban

10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四个伟大”继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之后,这次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并且又完整地、系统地提了出来。

“四个伟大”是一个有机整体。伟大事业肇始,伟大梦想引领,伟大斗争支撑,伟大工程保障。即:进行伟大斗争,才能推进伟大事业;推进伟大事业,才能实现伟大梦想;建设伟大工程,才能进行伟大斗争。所以说,“四个伟大”不仅是在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小康、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历史节点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而且也明确宣示了我们党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新时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前进的方向。

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先后使用“反腐败斗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意识形态斗争”、“党内思想斗争”、“军事斗争”、“国际反恐斗争”、“禁毒斗争”、“反分裂斗争”、“边防斗争”、“防空袭斗争”、“同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作斗争”、“同重大自然灾害的斗争”、“同地震灾害斗争”等,所有这些伟大斗争,既是一种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又是一种攻坚克难且“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实际行动。为此,我们要进行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外交上、军事上的各种斗争,必须时刻准备战斗,始终保持昂扬奋发、勇于斗争的精神状态,做到层层负责、人人担当,不为困难而低头,不为挑战而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

我们要建设伟大工程。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新任务和新要求。在思想建党方面,我们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和实践;在制度治党方面,我们要突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党内政治生活规章制度、强化上下结合的民主监督和巡视、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的教育和实践;在作风管党方面,我们要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此,我们要建设伟大工程,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积极提升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我们要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既不能丢掉老祖宗,又要别开生面;既不能僵化教条地“照着讲”,也不能另起炉灶地“另外讲”,更不能改旗易帜地“反着讲”,而是继承发展地“接着讲”、“接着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既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特色、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推进伟大事业中谱写新篇章。

我们要实现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所肩负的庄严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及我们党面临的机遇、风险基础之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动描绘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热切期望,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历史担当。可以说,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是当前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有助于最大范围团结各方面力量,最大可能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为此,通过13亿多人民特别是8900多万名党员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1018/969704.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安徽省颍上县人大常委会)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连元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