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正能量】世纪调水工程的先行者

【身边的正能量】世纪调水工程的先行者

摘要:科技成就梦想,使命铸就辉煌。这股清泉水,也将带着我们砥砺前行,为优化首都水资源配置,促进人水和谐而继续努力创造新的奇迹。

我叫何继森,是北京市南水北调办的一名工作人员。

1952年,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是可以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就在2015年的12月27日,也就是毛主席诞辰121周年的第二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个承载着几代中国人,跨越半个世纪的梦想成了现实。当我们喝着甘甜的汉江水,请您一定不要忘了,这每一滴水中都凝聚了新中国几代水利建设者的青春、智慧、心血和汗水。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几个工程建设中的小故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湖北省丹江口水库调水,一路往北,进入北京,全长1200多公里。其中北京段有80公里,每年向北京调水10.5亿立方米。这么多的水,怎么顺利地送进北京城区,我们面临着很多难题!

首先是输水管道的选择。

为了尽量少占土地资源,我们将输水管道埋在地下;为了保证输水量,我们采用大口径的输水管道。但是,一般的管道内径大都小于2米,根本满足不了我们的输水需求。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的技术人员在没有规范可用、没有标准可循、更没有建设经验可借鉴的条件下,攻克了管道设计、制造的一系列难关,最终研制出一种内径4米的超大口径PCCP管。大家想想,咱们家里的楼层多高?对,也就是个2.7米、2.8米!可是咱们的管道内径4米,加上外壁将近5米。这么大的个儿,咱们国家之前可从来没生产过。

管子制造的难题刚刚破解,我们又面临运输的困难。生产出这么个 “巨无霸”,怎么才能运到施工现场呢?

PCCP管由水泥和钢管构成,管芯上再缠上厚厚的钢丝,一节就有78吨重。小桥、小路走不了,怕给压坏了。大桥、大路过不去,大家都知道,多数桥梁的限高都是5米。怎么办?到底怎么把这个超高、超大、超重的“巨无霸”运到施工现场?我们专门为它设计出一种“驮管车”,把PCCP管道套在车身上驮着走,这样就降低了管底到地面的高度。运输问题也就这样被我们成功地解决了。

说完了管道,咱再说说施工过程。

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施工,难度最大的是下穿五棵松地铁站。地铁1号线是贯穿北京东西方向最主要的线路,1号线上的五棵松地铁站又是西四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的客流量有5万人以上。可是输水隧洞必须要下穿五棵松地铁站,隧洞距地铁车站结构底板只有3.67米,施工期间地铁还不能停运。技术上要求开挖隧洞时引起的最大沉降值不能大于5毫米,也就是说当地铁车站3.67米以下的土层被挖空时,上面的地层下沉绝不能大于5毫米。5毫米,难度超乎想象,如果在施工中出现塌方,地铁1号线发生故障,这不仅仅是一个工程事故,还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危和北京的国际名声。我当时正在这个设计组,面对这个难题,我们创新性地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浅埋暗挖技术,使输水隧洞完美地穿过了五棵松地铁站。

西四环暗涵五标防水板施工

西四环暗涵五标防水板施工

大家都看过《天河》这部电影吧?其中有一段表现下穿地铁站施工的镜头,那就是五棵松地铁站。这里面还有一个桥段呢。施工期间,五棵松地铁站监控室的值班人员发现,每天地铁站一开门,就会有一个人进入地铁站,低着头也不说话,背着手,从东往西又从西往东来回地溜达。这样过了几天,值班员决定要找这个人问问情况的时候,发现这人不见了。那是我们施工完成了。这个人就是当时我们的项目副总工程师,市水利规划院的副院长石维新,也就是电影《天河》主人公的原型。我们知道,那几天他真的是担心啊!

最后的监测结果表明,地铁轨道沉降仅为3.5毫米,大大小于5毫米的允许值,实现了北京市政府提出的“一不断路、二不影响交通、三不扰民”的要求。当西四环路上数以万计的车辆匆匆驶过时,没人知道他们的脚下每天都要流淌过300万立方米的生命之水。

如今,从南方调来的水已经送入千家万户。未来,将有2000万甚至更多的北京市民直接受益,大大提高了北京城市发展的水资源保障能力。

科技成就梦想,使命铸就辉煌。这股清泉水,也将带着我们砥砺前行,为优化首都水资源配置,促进人水和谐而继续努力创造新的奇迹。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