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投资不是铺摊子,而是要上水平
今年3月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已经从1—3月的9.2%下降到1—11月的7.2%。那么怎么看待投资增速放缓呢?
毛盛勇认为,一方面,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约60万亿元,在如此大的基数下,投资要保持高增长,难度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现在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关键时期: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同时新兴的行业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占比还比较小。“在这样一个规模基础上,投资还能有7%以上的增长速度,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毛盛勇说。
尽管投资增速在放缓,但投资结构和效率都在改善,短板领域、创新领域和民生等领域的投资一直保持比较快的增长。1—11月,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9%,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13.4%,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4.3%,占制造业投资比重为48.1%,比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也增长10.1%,可见投资结构在不断优化。
也有人认为投资增速放缓会拖累中国经济,但实际上,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最近几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6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是64.5%。这显示我们从过去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逐步转向更多地依靠消费,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发生了重大的调整。
“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是7.5%,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了0.7个百分点,但同期GDP的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还加快了0.2个百分点。这说明随着经济增长动力格局的变化,投资的适度放缓不一定会下拉经济增长速度。”毛盛勇说。
毛盛勇说,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我们现在投资结构在不断地优化,投资效率在提升,实际上就是提升未来的供给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讲,投资不是铺摊子,而是要上水平,更多要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更多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