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党性与党性修养

一、党性的由来及其内涵

党性与党性修养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要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概念了解上,还要对概念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基本认识。

(一)党性的概念

党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也就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初期。可以说,伴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党性出现了。

那么,党性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党性一词的最早出现是在1845年,恩格斯同志针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错误思潮首先提出的。恩格斯同志尖锐地指出,没有党性,就会丧失革命斗争意志。但是什么是党性?马克思、恩格斯对此都没有进行过阐述。关于党性的概念,最早是列宁同志说的。1906年,列宁同志在一篇文章中给党性下了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很短、很简单,也很精辟。列宁同志说:“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在这个阐述中,突出的是阶级对立。今天,党内很多同志对“阶级”这样的表述可能有些陌生,但在革命时期,党性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阶级性、阶级立场。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所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强调的是阶级的对立。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党性修养。那么,在中国共产党党内谁是最早谈党性的?刘少奇同志。1946年,刘少奇同志在《人的阶级性》一文中精辟地论述了共产党员的党性。他说:“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这里非常突出地强调无产者、工人阶级、先锋队、共产党,这是它的主体。这个主体的表现就是阶级性,回到他的奋斗目标,也就是阶级利益,党性体现在阶级性,具有一定的阶级立场。阶级利益,我的理解是奋斗目标。党性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这是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刘少奇同志最早关于党性的论述。

关于党性和党性修养,在今天的理论界、学术界仍没有权威的概念。所以我在学习革命导师关于党性和党性修养有关论述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借鉴、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对党性作了一个常识性的定义,供大家参考。“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共产党员对党的先进性应具有的自觉意识,是对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纪律的真实认同与自觉遵循,其思想表现是党员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行动上则表现为党员的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纪律和作风修养。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这是我对党性作出的一个常识性的定义。

什么叫党性修养?在学习了革命导师有关的论述、借鉴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对党性修养也有这样一个常识性的概念。党性修养就是指,一个共产党员要按照党性原则办事,自觉地对照自己、检查自己、改造自己,这是共产党员一辈子在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毕生追求的心理历程,即共产党人的心学。这是关于党性和党性修养的概念。

(二)党性和党性修养的基本特点

在学习的基础上,我将党性和党性修养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

1.人民性

党性,首先是立场问题,站在什么立场上来说话、办事。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是人民立场,这也是我们的阶级立场,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精辟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认为这是当下中国共产党人对毛泽东同志那一代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新最好的解释。我理解的人民立场,强调的是人民性,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群众路线。所以,我们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四风”问题,实际上越来越具体化了。但是如果从宏观思想层面来追溯,党性最突出的体现就是人民性。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从党性的高度去对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能更加自觉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官僚主义问题、享乐主义问题和奢靡之风问题。

2.先进性

大家对先进性的概念都非常熟,我们经常会说到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那么我们更要认真地去理解一下,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也概括了几点,供同志们参考。我们所说的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先进性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的先进性。我们党自建党之初,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到今天我们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系列讲话精神,我们党理论的先进性是党性先进性的第一个体现

第二,阶级基础的先进性。我们党自建立之初起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的先进性。

第三,奋斗目标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怎么登上中国现代政治舞台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是谁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挺身而出?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体现了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目标,无数共产党人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无私精神。

第四,政党品质的先进性。我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品质的先进性是与生俱来的,当然,有先天的几个条件,包括前面说的理论基础的先进性、阶级基础的先进性、奋斗目标的先进性。打天下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人非常忠实地践行了这一点,在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所表现出来的政党品质,最突出的体现就是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我们的革命烈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品质,我们横向比较一下,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个党、那个派,都崩塌在中国近现代政治舞台上,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成功?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的政党品质造就了共产党的事业。

第五,高度的自觉性。如果大家去过延安中共七大会址,就会看到礼堂的两边摆着两面小旗子,旗子上分别写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我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的品质、高度的自觉性、严于律己的作风。从党诞生以来一直到今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党内不断进行的行之有效的整风教育实践活动。所以我多次的在各种场合强调,党内的同志一定要理解,整风教育实际上是我们党自我提高、自我约束、严以律己的政党品质非常好的体现。我们要反复自问来要求自己、提高自己,在坚持真理的大方向下,不断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改造自己。所以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品质在这一点上得到了非常突出的体现。

3.实践性

什么叫实践性?也就是说,无论党性还是党性修养,不是在课堂上讲得多么天花乱坠,在理论上解释得多么深奥,也不是仅仅停留在会议讨论的层面,而是在理论形式和讨论之后,把党性、党性修养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行动中去。所以,实践性用两句话来表述就是:党性是实践着的理论,党性是行动中的哲学。

4.时代性

在我们党的建党历程中,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党性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体现,在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都各有它的体现。改革开放新时期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体现。

二、中国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讲党性修养

修养包括道德修养等各方面。除了作为一个公民所应该具有的修养之外,我们党内还突出强调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为什么要讲党性修养?我给同志们介绍一个背景。

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讲修养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最早是在1938年底、1939年初由刘少奇同志提出来的。抗日战争初期,党的队伍逐渐壮大,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土地革命,到了陕北,站住了脚,安下了家,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队伍的壮大,党内问题也就出现了。1938年底,刘少奇同志受中央委派前往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向当地的党、军干部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刘少奇同志到了那里之后,给当地的党组织举办了一个党员干部培训班讲课,就讲党性修养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能够读到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著作。所以,最初是在河南省渑池县八路军兵站提出来这个问题。1939年7月8日在延安马列学院,刘少奇同志给马列学院的学员和领导干部讲课,讲共产党的修养,开门见山提出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讲修养。

刘少奇同志提出问题,予以回答,讲完之后在延安引起轰动。7月12日,刘少奇同志应邀到中央党校去讲,讲课范围更大、听课的人更多、效果也更轰动了。刘少奇同志讲完之后将讲稿整理成文,张闻天认为要作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在《解放周刊》发表。随后,稿子送交毛主席审阅,毛主席看完在稿子上作出了批示:“这篇文章提倡正气,反对邪气,是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快登。”我们讲党性、党性修养,就是提倡正气,打击邪气。这是党性与党性修养提出的历史背景。

结合历史,联系现实,我自己有这么一个思考。类似于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讲修养这样的问题,今天,党内同志是不是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的那样,真正做到了每一个同志都高度重视。结合历史背景,刘少奇同志提出这个问题时在党内引起了轰动,我们今天会不会?我们会不会对这样一个理论命题和关乎党的前途命运的概念抱有延安时期的那种热情?基于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弄清楚,更深入地理解,共产党员为什么必须讲党性修养。

第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讲修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挑起了这副担子。用当时的历史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大家想一下,要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靠什么?如果不讲纪律,像过去的绿林好汉、传统的农民起义军一样,尽管是劫富济贫,但是那种流寇主义的作风是不能成就大事业的。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要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光荣而伟大的任务,要有严明的纪律,要有优良的作风,一句话,要有修养。所以从正面来讲,要完成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必须加强修养。

传统的农民起义,从陈胜、吴广开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认为自己也可以当两年皇帝,基本上是这样。像朱元璋,是典型的底层农民群众造反成功的例子,但是当他成功了之后,蜕化变质成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所以最后还是被另一拨农民起义军推翻。也就是说,如果为了实现一己之私,哪怕成功了,最后也会重蹈历史的覆辙。所以共产党人就不能这样,共产党人要讲党性修养,是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什么叫公而忘私?就是不能有自己的私念,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实现民族独立解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目标而大公无私。

我们党的第一代革命家李大钊,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主任,以他这个职位的收入,一家人可以过着很体面的日子,但是为了实现崇高的目标,李大钊把这些现实的物质享受都丢掉了,投身于革命运动中,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党性修养问题上,作为第一代革命家,陈独秀也体现出了很好的修养品质。他在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月薪是很高的,银元300块大洋,在当时是了不得的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同样为了这样一个崇高的目标,他放弃了高薪工作,成为职业革命家。组织上考虑到当时党内一些同志的困难,以给津贴的名义,给担任党的最高领导人陈独秀每个月25块钱补贴,相当于当时上海工人的平均工资。所以,我们看一些文献片,那一代的革命家、领导人除了批阅党的文件,都是拼命地写稿子、翻译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正是因为从我们党第一代革命家身上就体现出了这种大公无私的党性修养,这种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中国共产党人才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也就是说,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很好的党性修养,才能完成1840年以来许多仁人志士都想要完成,努力完成但没有完成的事业。

第二,共产党人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讲修养。

一个人入党之后,随着党龄的增长,随着党内职务的提升,随着生理年龄的增加,是不是党性修养就同步提高呢?不一定。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很尖锐地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我觉得这个话讲得很好,实际上进一步回答了共产党人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加强修养的问题。所以无论是历史上的反面案例,还是十八大以来被查处官员的反面案例,实际上都告诉了我们这么一点。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强调,“无论是参加革命不久的共产党员,或者是参加革命很久的共产党员,要变成为很好的政治上成熟的革命家,都必须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加紧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

第三,为了保持共产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毫无疑问,我们党的品质最突出、最本质的体现就是先进性和纯洁性。但是我们同样不能把先进性和纯洁性只当作口号、当作概念、当作名词放到文件中,放到书本上。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乃至生活中。这靠什么来体现?这就靠修养来体现。所以必须要讲修养,必须把先进性在理论上理解透,在现实中一以贯之,也就是要去实践,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我们对先进性的理解不仅仅是历史层面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说我们过去怎么样,我们更应该站到现实的角度来强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这番话是非常尖锐的,充满着历史和现实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觉,要永葆我们党先进性的品质,过去如此,今天依旧如此。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通过不同的形式强调,但是基本是一个方向的整风教育来保持、体现这一点。我认为,党内同志要端正对整风教育的认识。如果不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有的人或者说个别人可能就以为组织上好像故意要折腾他们。我觉得,如果我们真的能够从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就会更加自觉地拥护党中央的号召,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党的整风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不断提高自己。

我们党搞过多少次整风教育?我做了一个粗略的概括,从三湾改编开始,到“两学一做”,有17次之多。当然,这17次在我们党几十年的历史来讲,好像也不算多,而频率最快、最密的就是在十八大以来,党性、党性修养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刚刚结束,马上部署“三严三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紧接着又是“两学一做”。为什么这样重视?为什么这样紧锣密鼓地部署党内整风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必须高度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方法来提高全党同志的党性修养,来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品质。

第四,在胜利和成功的时候更加要讲修养。

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之际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同志谆谆告诫,提出“两个务必”。胜利在望,当然喜悦,但是千万不要骄傲自大,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在胜利成功面前我们要更加冷静、更加强调谦虚谨慎、更要戒骄戒躁。为什么?革命胜利之后,党性修养能不能够经得住考验?是给自己评功摆好,还是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保持党性修养的重要性而不去计较名和利?这是对党性修养的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考验。所以夺取政权胜利后,党性修养面临的第一个检验就是居功自傲,还是要继续谦虚谨慎。

毫无疑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风风雨雨、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绝大部分都能够保持“两个务必”的品质修养。从历史文献来看,我们没有看到哪个同志向党中央、向毛主席要求说我要评什么级,我们看到的感人例子是那些共和国的功臣,在名誉面前互相谦让。最典型的有许光达大将。1955年9月10日,许光达同志知道自己要被评为大将,特意给毛主席、给军委各副主席写信请求降衔,说:“现在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毛主席看到许光达同志这封信之后说:“这是一面镜子,是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当然,最后中央军委在慎重考虑后,仍然授予了许光达同志大将军衔。

再如,李卓然同志在党内的资历很高,他是1923年入党。什么概念?我们党1921年成立,李卓然1923年入党,那资力老不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就是说在江西苏区时,李卓然担任毛主席办公室主任,还担任过红一军团的政治部主任,代理政委。红一军团团长是谁?林彪。林彪是军团长,政委是聂荣臻,政治部主任是李卓然。大家都知道林彪元帅和聂荣臻元帅,李卓然评上什么了?为什么大家不知道?建国之后,李卓然在党内担任的职务是中宣部副部长,兼马列学院院长。马列学院于1955年改名为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李卓然同志担任中央党校校长。但是,李卓然同志当时的身体不太好,长期的革命生涯使他的身体受到严重的损害。李卓然就说自己身体不好,让年富力强的同志来担任中央党校校长的职务,自己则退下来休息养病。1955年,我国开始实行工资制,实行行政级别待遇,按照李卓然同志在党内的资历、功劳,他本可以享受行政四级,也就是副国级待遇,但是李卓然同志坚决向组织要求放弃副国级待遇,最后在他的强烈要求下被评为行政五级。

无论是许光达同志,还是李卓然同志,都在名利面前体现了非常好的修养。而我们党内这样的同志还有很多。

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贾拓夫同志是和刘志丹、谢子长一起参加革命的。建国后,他反复对子女们说,我们这些人活下来了,那些同志牺牲了,刘志丹同志牺牲了,谢子长同志去世了,连革命胜利的这一天都没有看到。贾拓夫同志说,我们今天活着的人享有权力、地位、待遇,如果我们对这些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权力、地位、待遇当作炫耀,当作自己可以去享受的东西,这实际上是对革命的背叛。所以教育子女绝对不能在这些问题上糊涂了。今天我们有了权力,有了地位,有了待遇,一定要把它当作责任。我觉得这是一个老革命家非常高尚的党性修养的体现。

革命胜利以后,包括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大大改善了,是不是就可以吃好一点、喝好一点,享受一点?这种苗头在建国后不久就出现了,最典型的例子是刘青山、张子善。他们在革命胜利后贪图享受,把过去艰苦奋斗的传统抛到九霄云外。为什么要强调修养?从传统文化上来讲,从历史文化上来讲,我们都要明白这个道理,“成由勤俭破由奢”。一个政党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也是如此。俗语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为什么跳不出这个历史定律?我认为就是有些人在有了好的生活以后,不再注重修养。所以在革命胜利和成功的时候我们更加要强调党性修养。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