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新起点上勠力前行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登顶前的冲刺最艰辛。“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这句诗提醒我们,成绩属于过去,前方并非坦途,必须迎难而上、奋勇拼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智慧和汗水铺就一条通往胜利之巅的阳光大道。
党的十九大对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作出了清醒判断和深入分析,指出了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破解这些难题,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责无旁贷!
敢于直面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蕴藏着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不愿面对。在推动改革发展实践中,既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也要看到民生领域的明显短板;既要看到社会矛盾交织叠加,也要看到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既要看到社会文明程度尚需提高,也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既要看到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也要看到党的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等等。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悉心洞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科学辩证分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错综复杂,相互交织,连锁反应,必须坚持用辩证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问题的性质、找到问题的症结。有的是特定发展阶段难以避免的问题,有的是人为造成的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有的是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有的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把问题分析精准透彻,才能分清轻重缓急,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勇于攻坚克难。“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正视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必须要有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抓住那些对事业发展最迫切、改革攻坚最紧要、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关键问题,排出时间表、列出任务书。特别是要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上勠力同心,勇闯难关,敢打硬仗,在攻克难题堡垒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微言
◆过去5年,是我国经济脱胎换骨的5年,是人民群众收获满满的5年,是我们党浴火重生的5年。
◆砥砺前行成就辉煌中国,接续奋斗绘就美好前景。
◆中国强了,科技牛了,环境美了,风气正了,百姓富了,生活好了。
◆行进中的中国,时时都有新变化,处处都有新气象,人人都有新感受。
◆未雨绸缪才能把握主动,防患于未然方能化险为夷。
四 以强烈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木桶如果有短板就装不满水,但木桶底板有漏洞就装不了水。我们既要善于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也是一样,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全局性风险,否则就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这是我们从历史教训中得出的深刻警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复兴进程曾多次被打断,既遭受西方列强的轮番入侵又饱受军阀混战之乱,既遭遇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又饱尝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种种苦果,既面临西方国家全面封锁和中苏关系破裂又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这些内忧外患多次“把中国拖到了绝境”。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决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必须为此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面临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面对当前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我们将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时刻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带着胜利豪情回望过去,辉煌中国的成就已永载史册;怀揣伟大梦想展望未来,锦绣中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江山如此多娇,激励无数英雄儿女挥洒精彩人生,共同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华夏盛世图。
深度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人民日报》2017年 10月16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