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的传承者

雷锋精神的传承者

——沈铁吉林客运段通化客运六队关工委主任卢振秋的故事

摘要:卢振秋1949年4月出生在集安西门里,3岁时由志愿军战士从炸塌的防空洞中救出,大难不死。从那之后,家人时时提醒她生命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要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而她也是这样做的。

她50年如一日,以雷锋精神激励自己,走出了一条“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人生路。她先后获得沈阳铁路局关工系统先进个人、通化铁路分局“三八”红旗手、“通化好人”等荣誉称号。她就是沈阳铁路局吉林客运段通化客运六队关工委主任卢振秋。

卢振秋1949年4月出生在集安西门里,3岁时由志愿军战士从炸塌的防空洞中救出,大难不死。从那之后,家人时时提醒她生命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要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而她也是这样做的。还在上学时,卢振秋就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步入了学习雷锋的行列,经常用省下的零用钱为贫困同学买书本、交学费,还曾帮助一名想弃学的同学交了两年的学杂费。虽然当时年纪小,力量微薄,可她还是尽力地去帮助他人。

走出校园后,卢振秋的第一份工作是集安铁路学校教师。开学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班级52名同学分成7个学雷锋小组,组织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为敬老院老人担水劈柴、打扫院子、陪老人聊天。“孩子的心都是善良的,能切切实实地帮助到别人,他们是非常开心的。那时候我就想,做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在他们心中埋下善意的种子,这对他们、对社会都是非常有用的。”卢振秋说道。

卢振秋常说:“我的命是战士们救回来的,虽然不知道当时救我的人姓什么叫什么,但是我永远记得这份恩情,我能做的就是把感恩化为行动,回报给战士们。”卢振秋家里有个祖传的治疮伤的秘方,从1996年开始,她多次前往抚顺雷锋连和通化驻军部队,免费给战士送药。尤其是1998年通化地区发大水之后,很多抗洪抢险战士的伤口出现溃烂症状,她得知后又多次将药品亲手送到战士们手中。从那之后,她成了部队的“常客”,时常带着礼品去慰问战士们,她也成了大家贴心的老大姐。多少年过去了,当地的驻军换了一批又一批,不变的却是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虽然是珍贵的祖传秘方,但卢振秋没想着用它获利,而是想用它去救助更多人。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卢振秋得知有一位血癌男孩生命垂危,因口腔溃疡已经13天不能进食,饱受折磨。她听说后心疼不已,立即委托朋友将药品转交给孩子的母亲战女士。从那之后,卢振秋时时想着这个孩子,一直坚持赠药3年多,后来男孩痊愈考上了大学。据不完全统计,卢振秋救助过的患者已有300多人,免费送出的药品价值数万元。

不仅如此,从1994年开始,卢振秋就一直在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失学少年重返校园。有一位独臂女孩张森,家庭条件十分不好,考虑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卢振秋发动身边的同事好友,组织起了4人助学小组,每人每月100元,为张森交伙食费、学杂费直至她大学毕业。2016年9月,张森的奶奶意外重伤,为了给奶奶治病,张森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卢振秋得知后紧急组织客运段全体职工捐款,帮张森度过了难关。这些被她资助过的孩子都亲切地叫她“卢姨”,现在还时常联系、探望,关心着她的身体。

退休之后,卢振秋觉得自己的使命还未完成,她参加了通化市同心志愿者协会,经常到敬老院、孤儿院、聋哑学校和受灾的地方捐款捐物献爱心。没过多久,她回聘原单位任车队关工委主任,她下定决心要把雷锋精神的火炬传递下去,带领着青年职工努力践行雷锋精神,单位有三个青年班组被评为沈阳铁路局“精神文明号”班组。

50多年来,卢振秋走到哪里就把雷锋精神传播到哪里,在她的影响带动下,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邻居等百余人积极加入到志愿服务的活动中,成为了光荣的志愿者,为社会、为身边人力所能及地送温暖。卢振秋常说:“我今年69岁,虽然年纪大了,但只要身体允许,就要将雷锋精神一直传承下去,这是我的使命。”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