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

摘要: 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关键不在于政党制度形式是不是竞争性的,而是在于它是否真正反映并实现了民主的价值。我们的政党制度,有根、有魂、有能,是基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历史发展、理论逻辑在中国的土壤上产生的,取得了很好的治理绩效。今后,新型政党制度要强其根、聚其魂、用其能。

第五,从制度功能的角度看,新型政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民主的真实性、治理的有效性、决策的科学性,这是我们理解新型政党制度的“功能之维”。西方攻击中国政党最多的一个问题就在于他们以竞争性的政党制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他们认为,竞争性的选举、多党轮替构成了民主制度的核心。我们要破除这种理念,树立一种新的民主的价值论,就是衡量一种政党制度是不是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关键不在于政党制度自身的形式是不是竞争性的,而是在于它是否反映并实现了民主的价值和内容

我们要理解新型政党制度,建构我们的话语体系,第一要坚持民主价值。民主的价值和本质是什么?我们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者坚信,我们的民主一定要保证公民的权利,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我们一直基于这样的认识和高度去做。当然,在制度方面还需要继续完善,那是另外一个问题。第二要坚持“人民中心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民中心论,他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4000多字的内容,84次提到“人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等等。

谈到治理的有效性,从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安全感受等多方面衡量,我们的治理绩效都是很好的,而且避免了西方那种政党轮替带来的政策的不稳定性。现在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认为需要思考政党治理的现代化。

在决策的科学性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商量民主”的形式,有效避免了政党间的恶性互斗,实现了执政党与参政党的良性互动,建构了政党政治的新形态。执政党通过制度性的渠道与方式,在作出决策之前,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民主党派也充分发挥其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等政治功能,这样就能够凝聚各阶层智慧,保证国家政策的一贯性和高效率。在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能称之为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作为有根、有魂、有能的新型政党制度,我们一定要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来思考中国的政党治理现代化问题,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进一步强化党的纪律监督,进一步完善政党协商制度,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二、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对外,面临着西方国家对我们政党制度的误解、非议,乃至责难。他们用他们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政党,我们面临着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构建的问题。新型政党需要构建一个具有四个维度的话语体系,即概念、理论、制度和实践,这四个维度应该是能够相互结合、相互衔接、相互解释、相互印证的。

对内,我们面临的挑战可能更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方面面。比如,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阶层分化,网络社会来临等,给我们党带来很多挑战。

下面,我着重从政党认同的理论来分析一下新型政党制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2013年,我做过一个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课题,主要是以大学生作为基本样本,从认知、情感、评价、行为四个维度设计问卷,发现了一些问题。总体上说,大学生对政党政治表现出较强的理性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持支持和肯定态度,但仍旧有一些大学生对竞争性的政党制度心向往之。调查结果还表明,大学生对执政党认同度比较高,对参政党认同度明显比较低。很多学生甚至都不知道我们有几个民主党派,能够说出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当然就更少了。

在被问到出于何种动机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生的回应不尽相同,有历史因素,即中国共产党有着光荣而伟大的过去;有意识形态要素,即中国共产党有着先进的政治理念;有领袖因素,即中国共产党有着先进的领导者;有组织因素,即中国共产党有着众多优秀的党员和完备的组织系统;还有功绩性因素,即中国共产党有着出色的执政或工作绩效。而认为加入中国共产党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功利主义选择占了23.4%,占比最多。可以看出从政党认同的形成基础而言,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而大学生选择入党更多的是一种在现行政治体制下的理性、功利选择。

理论上而言,政党认同作为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心理认同,如果其基础更多地依靠内部因素(比如政党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党领袖)等,其稳定性就相对较高;而如果是更多地依赖外部因素(比如执政绩效、选举策略等),其稳定性程度就相对较低。从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史来看,西方国家政党认同的形成基础从来自政党意识形态,到更多地凭借政党组织的制度化和动员力,再到更多地依赖政党领袖的个人魅力、再到更多地仰仗执政绩效、选举策略等,实际上正是西方政党政治的衰弱,政党政治的认同出现危机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政党认同基础的多元化,认同的理性倾向和功利意识的凸显,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世情、国情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一,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对外开放和全球化使西方的各种意识形态渗透进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各种思想有了滋生的土壤,公众不再盲目地信仰某种主义,这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大众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信仰。随着政治世俗化对人的精神的解放,社会公众习惯于根据自己的切身利益来评价政治。这些变化无疑大大增加政党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