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真理光辉的不朽著作

闪耀真理光辉的不朽著作

写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

摘要:正如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所言,《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指引着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取得胜利,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时至今日,仍然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

正如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所言,《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指引着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取得胜利,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时至今日,仍然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

《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宣言》时,已经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状况和工人阶级政治运动的制度的深入考察和科学总结,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之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原理,从而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越。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宣言》时剩余价值理论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形态,但当时马克思“不仅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而且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物质生产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宣言》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在取代封建主义过程中对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所起的革命作用,又科学地分析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根据这一矛盾的发展和激化论证了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宣言》还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作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阶级,处于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真正革命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未来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使命必须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通过革命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无产阶级要争得解放必须组织成政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领导力量,它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它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宣言》的这些科学论述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指明了解放的道路。

《宣言》为世界范围内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创了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结合的新纪元。在《宣言》面世之前,工人运动因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未能找到正确的方向。自从有了《宣言》这个理论和实践的纲领,各国工人阶级就有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各国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为摆脱剥削和压迫,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斗争。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由一种模式发展成多种模式,打破了资本主义一制统治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世界格局。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了严重挫折,但社会主义的暂时挫折没有也不能改变《宣言》提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宣言》揭示的是一个客观规律,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马克思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阐明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代的条件,即“两个必然”原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也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使生产力有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因为经济、技术的发展而有本质的改变,资本主义并不是“历史的终结”。社会主义虽然遭到了严重挫折,但没有像一些资产阶级预言家们所说的那样已经“寿终正寝”。社会主义的旗帜还在一些国家的上空飘扬,特别是在中国,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作为替代资本主义的必然选择,不但走得通,还能走得对,而且能够走得好。

《宣言》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反对把他们的理论变成照搬照抄的教条。他们在为《宣言》1872年写的序言中强调指出:《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他们毕生都在根据工人运动的新经验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理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阔步前进。历史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作者: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