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与照相结缘,是一生最幸福的事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与照相结缘,是一生最幸福的事

——张士良和“士良照相馆”的35年

摘要:创办于1983年的“士良”照相馆是银川市颇有名气的老字号,35年来,它与改革开放同步前行,见证了这座城市和许许多多人的光阴流转。

证件照、工作照、全家福、婚纱照……黑白照、彩色照、数码照……照相馆、影楼、工作室……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留下不少照片,这些照片或承载记忆,或出于需要,或记录温暖,或见证爱情,在小小的画面中,饱含着对时光的忠实记载。改革开放40年来,照相的功能未曾变化,但它的载体、形式、技术和效果已大不相同,时代与科技带来的进步在不断刷新照相的便捷性与清晰度,但那些藏在图片后面的故事,永远是其存在的唯一理由。

与照相结缘,是一生最幸福的事

——张士良和“士良照相馆”的35年

讲述人:“士良”照相馆创办人 张士良 年龄:81岁

IMG_2589.JPG

张士良向记者介绍他80年代拍的人物照。

创办于1983年的“士良”照相馆是银川市颇有名气的老字号,35年来,它与改革开放同步前行,见证了这座城市和许许多多人的光阴流转。

在士良老店,81岁的张士良精心挑选了一批自己拍摄的老照片摆放在店里,“这些老影像,在服饰、发型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看着它们就能回忆起过去的岁月。”自拿起照相机以来,张士良用镜头影像留下了许多百姓生活的记忆,串联着时代的点点滴滴。

在北大荒与照相机结下一生之缘

“和相机结缘,要感谢我的战友于仲华。”张士良1959年从部队转业来到宁夏,而在来宁夏之前他和战友于仲华等人在北大荒开垦荒地。当时于仲华有一部德国康泰时(Contax)相机,在张士良的记忆中,那个相机很重,钢铁的机身,玻璃的镜头,一个保护相机的黑色硬壳始终吊在镜头的下面,拍照时打开,不拍照时赶紧合上,充满了神秘感。

看着战友拍完照片,钻进暗房,用镊子夹着一张白色的纸片在特殊的液体里轻轻的晃动,渐渐的白纸上就出现了战友们劳动的影像,张士良觉得非常神奇。“我年轻时候就非常爱美,喜欢一切美好新鲜的事物。”每天和于仲华学习拍照、显影成了张士良在北大荒开荒的十几个月中最快乐的事。

“上世纪60年代,拥有一部照相机是很奢侈的事情。”张士良在部队时是电报员,掌握一定的通讯技术,来到宁夏后,他被分配到宁夏邮电局(现电信局)电报科,当了一名报务员。“那时候我每个月工资有60多块钱,在当时收入算比较高了。”1962年,张士良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国产的华山牌黑白相机,又购置了二手的放大机和化学药品自己调配显影液,在家里布置了一间冲洗胶卷的暗房,开始了自己的摄影生涯。

未标题-1 副本.jpg

张士良的家中至今还保留着一台桥式放映机(左)和一台老式映象机。

给大半个银川城喜欢拍照的年轻人照过相

“60年代大部分人的收入每个月只有二三十元,拍一张黑白1寸照6毛钱,在当时来讲算比较贵的。”张士良说,那时候银川只有一家照相馆,叫宝珍照相馆,就是后来的新华照相馆,大家到照相馆一般也只照两种照片,工作照和全家福。

因为喜爱摄影,张士良每个月都会自己掏腰包买几盒胶卷和相纸,周末约上朋友去公园给他们“义务”拍照。那个年代大家着装简单朴素、颜色单一,几乎都是蓝、灰、黑色。为了不让照片不千篇一律,张士良会花心思引导拍照者摆出优美的姿势,抓拍最美的人物瞬间。搭配外景抓拍的人像生动、活泼,相较照相馆里一板一眼的半身照,张士良拍的照片让人眼前一亮,朋友们一传十、十传百,张士良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在邮电局工作的十几年里,我给大半个银川城喜欢拍照的年轻人都照过相。”

张士良回忆,那时老百货大楼有一个叫韩晓玲(化名)的营业员,因为长得漂亮,很多人都会假借买东西的名义,到百货大楼柜台去看她。听说张士良拍的照片与众不同,韩晓玲辗转找到张士良请他为自己留下倩影。张士良的拍照风格在当时形成了一股新的风潮,给那个年代的人们留下了时代印像,“那个时候在银川,每每有人提起拍照,都会想到张士良。”

IMG_2581.JPG

陈列在玉皇阁士良照相馆内的80年代老照片。

好手艺催生第一家“士良照相馆”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许多个体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宁夏邮电局也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组织待业青年从事餐饮、服装裁剪、摄影等相关工作,其中照相组因为观念、技术等原因一直亏损。

1980年,中宁县举行交流会,知道张士良会照相,单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派张士良去参展。带着两盏碘钨灯和一台小型国产4a120照相机,张士良在中宁交流会上“亮相”了。喜欢钻研与创新的张士良,把从好莱坞电影中学到的打光方法用在了照相上,“从背后打光进行逆光拍摄,用这种好莱坞式灯光拍出的照片立体、生动,在黑色的背景映衬下,感觉头发丝都在发光。‘原来照片还可以这样拍?’中宁的年轻人都轰动了。”张世良说,15天的交流会,因为排队照相的人太多,他拍了20多天才拍完。白天拍照,晚上就在中宁邮电车站的厨房里设置简易的暗房冲洗胶卷。“那时候拍一张照片几毛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给单位创造了几千元的收益。”

看重张士良照相的手艺,1983年,宁夏邮电局以下属劳动服务公司的名义在鼓楼开了第一家“士良照相馆”。“那年在银川,比较正规有门脸的照相馆除了新华照相就是士良照相。”张士良在银川照相本就已有名气,开业后照相馆的生意非常好,每天都接待二三十人。张士良说,80年代初的照相馆,包括新华照相在内,都用蒙着黑布的大座机,摄影师手里握着快门,“啪”的一声,照相过程就结束了。而他当时用的是一台日本产的柯尼卡小型相机。“用小相机照相的照相馆,在宁夏,士良照相算是第一家。当时很多石嘴山、吴忠的同行都慕名来看新鲜。”张士良笑着说。

IMG_2606.JPG

张士良告诉记者,“士良照相”这几个铜字已有30多年历史。

与时俱进执着追求,“士良”一家变三家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整个社会的时尚程度大幅提升,人们的着装五花八门,摄影师的镜头里出现了更多的摩登气息。张士良至今还清楚记得,1984年,银川东门桥开了一家柯达彩色照相馆,彩色的影像体验迅速风靡了银川。“很多年轻人都拿着号排一两个小时的队,就为照一张彩色的全身照。”张士良说,那几年,银川一下子涌现出了很多彩色照相馆,比如黄山照相等等,黑白照片逐步被淘汰,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样,与时俱进的张士良手中的照相设备也不断进行升级,相机更新换代,店里也上了彩色冲印设备,在他看来,那时是照相馆的黄金时代。

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各类数码相机逐渐走入千家万户,人们对美的追求已不仅仅是靓丽的背景和宽幅巨照。“只有了解和满足现代人的各样需求,不断转变经营思路,才能跟得上新时代的步伐。”1998年,为了学习最新的相片后期处理技术,61岁的张士良花7000元组装了一台电脑,又花几万元学费学习PS等图像处理软件。“脸上有黑点不好看,要抹掉;眼角的皱纹要抹平……”张士良说,除了不断更新的摄影器材,利用软件对照片进行再美化是现在照相馆必修的功课。

如今,新华照相馆、柯达照相馆等带有时代印记的传统老照相馆,逐渐被一座座装修时尚、规模宏大的影楼所代替,去照相馆拍照的那种生活味儿少了很多。“士良照相馆”从最初的一家发展到了3家,张士良让儿女们介入,接管了照相馆,他每天到照相馆转转看看,偶尔还能遇上他服务了三代的顾客。“这辈子能和照相结缘,是我最幸福的事,照相带给了我一生的快乐,我很满足!我要用镜头继续记录时代,记录人民的生活,在不断追求美的路上保持新鲜与热情!”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