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激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激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精神

【编者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和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本文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重要论述,从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把握斗争主动权、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六个维度,系统阐述揭示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实践要求,为进一步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深刻启示和实践参考。

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强调,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逃避退缩、妥协退让只会招致失败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条”“面对围堵、遏制、打压,我们应理直气壮地进行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团结奋斗的题中应有之义。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我们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把握斗争主动权,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2025年5月10日清晨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拍摄的金山岭长城云雾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周万平 摄)

2025年5月10日清晨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拍摄的金山岭长城云雾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周万平 摄)

发扬斗争精神非自我革命不足以成其事,无抖擞精神不足以发其新。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始终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宝贵理论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不屈不挠、坚定不移、永不放弃的精神状态。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入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的重要攻坚阶段。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就要在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较真,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决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苦果。

把握斗争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决定成败。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首要的是把稳斗争方向,坚定斗争立场,明确斗争任务,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

把握斗争主动权能否牢牢把握斗争主动权是极端重要的。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回顾百余年的浴血奋斗与艰辛探索,始终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敢打必胜、战无不胜、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实践告诉我们,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把握斗争主动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始终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要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充分、科学地把握客观实际与历史条件,针对时刻变化的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方针策略,巧妙“排兵布阵”,发挥优势、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牢牢把握斗争主动权。

位于贵州遵义仁怀市的四渡赤水之茅台渡口(2025年1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位于贵州遵义仁怀市的四渡赤水之茅台渡口(2025年1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坚定斗争意志当矛盾、问题和困难不期而遇,当风险、挑战和考验突如其来,当恶意、挑衅和滋事不可改变,斗争是必要也是必须的选择。这种斗争既需要强烈的斗争意识、过硬的斗争本领,还需要顽强的斗争意志。意志是一种心理品质,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狭路相逢勇者胜,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坚定斗争意志就是要有无坚不摧、坚韧不拔的“钢铁般”决心,有愈挫愈奋、顽强不屈的“弹簧般”勇气,有一鼓作气、誓不罢休的“钉子般”作风。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斗争,是顺应历史大势的斗争,是正当正义的斗争。始终保持顽强斗争意志,就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毫不退缩,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要以敢战能胜的决心、攻坚克难的勇气、勇毅前行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魄力,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掌握斗争规律今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光有勇气是不够的,盲打莽撞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善于把握规律,是我们党领导推动工作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们提高斗争本领的重要途径。斗争是一门艺术,不是蛮干瞎干、争勇斗狠,而是要分清主次、审时度势,做到统筹协调、各个击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突破性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掌握斗争规律,就要坚持分清主次,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统筹兼顾,把主责主业和破解难点痛点联系起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急难险重任务中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坚持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周到一些,更好地评估挑战和困难,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坚持统筹协调,注重系统思维,既要面向整体规划又要注重各个击破;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科学把握运用斗争策略和斗争方法。

增强斗争本领斗争不是喊口号,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斗争能不能取胜,最终要靠斗争本领来说话。斗争要讲究方法、策略和艺术,既要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来招应招的硬功夫,又要有四两拨千斤,借力发力、借势谋势的软办法,决不能鲁莽行事、草率作为。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斗争中才能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才能成长提高。增强斗争本领,就要强化理论学习,学懂弄通党的创新理论,灵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加强党性修养,在重大政治活动中把握政治大势、练就政治慧眼、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锻造斗争能力;坚持群众路线,主动投身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经受磨炼、增长才干,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丰富斗争经验;练就“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过硬本领,始终保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确保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在斗争中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征途漫漫多风雨,敢于斗争永向前。展望未来,时与势在我们一边,我们信心百倍奋进伟大征程;眺望前路,仍需跋山涉水、闯关夺隘,我们百折不回推进伟大复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锐意进取、勇毅前行,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就能赢得新的历史性胜利、书写新的精彩华章。

作者 |  沈小平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

责编 | 王静静

校对 | 翟婧

审核 | 于川、张凌洁

监审 | 彭亚南、刘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