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生态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

报告人:牛凤瑞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
简 介: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美丽”一词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用专门章节加以论述。建设美丽中国的直接外在任务是保护环境,提高生态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层内涵则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播放:70449
发布时间:2018-09-19 16:45
  •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这是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高度理论概括。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人居主体地位,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人类是主动一方。一方面,人类开发利用自然,把自然资源转化为能够满足自身生存需求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对自然的顺应和保护,满足自身对环境美好、生态安全、健康生活的需求。[文稿][课件]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在发展决策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权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增强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文稿][课件]

  • 美丽中国建设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是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的一场革命。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改革生态环境体制、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这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文稿][课件]

  • 治理污染,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直接关系亿万群众的民生和健康,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第一大任务,也是第一大难题,刻不容缓。在治污方略上应把握五个要点:一是治理污染要优先于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因源施策、对症下药;三是防治并重;四是治理污染的基础在技术进步;五是治理染污的目标要积极妥稳。[文稿][课件]

  • 城市具有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因而有着更高的要素配置效率和更低的交易成本。“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的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城市要为农业转移劳动力和农产品提供市场,为农村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资金、装备等强有力支持。以城带乡的前提是城市的强大和城市的率先发展。城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阵地,是人居的主体家园,因而城市化发展关系到美丽中国建设的全局。[文稿][课件]

  • 如果说城市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节点,那么,乡村环境治理则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层面。乡村环境治理要向两个方向着力:一是居民点的环境整治,包括居民生活垃圾治理和污水治理以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进行的街道、农房改造和居民点的绿化、美化;二是农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文稿][课件]

  • 生态移民是以恢复生态、保护环境为目的,以自主自愿为前提的渐进的分散性移民。同时,生态移民还与脱贫攻坚高度融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往往是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人地关系极度紧张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既可以收脱贫之效,又可以使贫困地区自然生态系统获得休养生息、自我恢复机会。[文稿][课件]

     

    1473324023406

    牛凤瑞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美丽”一词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用专门章节加以论述。美丽中国是指中国大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水净土净、环境优美、生态安全、宜居宜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可视为生态文明的外在直观表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大政方针、主要目标、基本路径,党中央已经明确,这里我依据个人的认知,对美丽中国建设方略作七点思考。

    一、人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主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把人与自然关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这是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高度理论概括。

    通常,我们理解的“自然”是指地球生态生物圈,这是地球数十亿年演化的结果。在人类产生于地球生态圈的演化过程中,人类的进化发展只是自然演化洪流中的一支小小的涓涓细流。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繁衍依赖于自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而人类的一切活动又都或大或小、或强或弱地影响自然。如果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超过自然的承受能力,轻者将得不偿失,重者将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适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走弯路。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伤害自然最终也会伤及人类自身。但要特别指出的是,人类对自然的这种尊重、顺应、适应和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自然,是为了自身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人居主体地位;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人类是主动一方。一方面,人类开发利用自然,把自然资源转化为能够满足自身生存需求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对自然的顺应和保护,满足自身对环境美好、生态安全、健康生活的需求。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根据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可以把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自然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此,把握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发展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主旋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在发展决策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权重。我国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实现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增强国家总体经济实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为了更好更高质量的发展,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支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是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路径。

    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等等,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也是美丽中国建设之路,更是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的贡献。

    经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高度重合,有的本身就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全面地认识问题,才有美丽中国建设的顺利推进。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