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锻造民族复兴的国家栋梁

【2018-10】锻造民族复兴的国家栋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要把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举措。深刻理解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层内涵,在理论上厘清认识,在思想上冲破束缚,在实践上拿出举措,对于我国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脊梁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竞争激烈的21世纪,中国迫切需要强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为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锻造坚实的国家脊梁。

透视世界历史,人才聚散必然伴随大国成败。现代社会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西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拉开了现代化的大幕,紧接着轮番上演了大国兴衰的历史壮歌,从葡萄牙、西班牙到荷兰,从英、法到德、美,每一个大国的崛起无不以人才的汇聚为标识。据史料记载,葡萄牙王国的堂·恩里克王子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宽和包容的人,他非常善于同身边出色的幕僚相处。当时意大利人、阿拉伯人、犹太人、摩尔人,不同种族、甚至不同信仰的专家、学者,都不惧远途,纷纷聚集在他的麾下,之后开创了世界史上第一个现代大国的辉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其强大和繁荣的背后也有美国人才战略的强力支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通过各种政策吸引了大量欧洲各国的科学家、学者,为后来科技上的领先优势奠定了基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苏联解体前后人才资源的严重流失,教训极为深刻。据报刊披露,1986—1990年这5年中,前苏联的移民数依次为900人、3.9129万人、10.8189万人,23.54万人和33.6万人。有社会学家估计最多可能达到1300万人,这其中包括200万高级专业人员。 可见,现代世界经济、国力、地位的博弈,实质上是科技实力和能力的竞争,背后暗藏的正是对国际人才的争夺。

追溯朝代更替,人才出置往往预示民族盛衰。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综观五千年文明史,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战国初期燕国实力最弱,屡次败于齐国,国君燕昭王即位后,卑身厚币招揽各国才俊,有用人才纷纷来到燕国,在短短28年间,燕国由弱变强,大败齐军,陷齐国七十余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历史给每个民族腾飞的机遇是有限的。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否能够集聚人才,不仅决定着经济政治社会建设,也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什么时候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人的思想、激发人的智慧、释放人的能量,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就不再遥远。开放包容、不拘一格地吸纳各国各地人才,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必然能够为我们的事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创造竞争优势,人才战略必定决胜当前影响未来。当今时代,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时代,是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这一时代,生产力飞速发展,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新趋势。突出的表现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土地、能源、资本逐渐被信息、知识、技术所取代。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各个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表面上看是商品、资本、信息等在全球广泛流动,但本质上主导这种流动的力量是人才、是科技创新能力。国力的较量需要能量的不断积累,科技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的持续汇聚。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作用日趋明显。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新时代新任务要求我们确立人才强国战略的优先地位,主动占领全球人才高地,在新的国际力量格局中获得优势,抢占先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自主创新靠什么?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能靠人才。人,既是现代化的手段,也是现代化的目的。作为手段,只有现代化的人才能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作为目的,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社会发展中的所有要素最终必须通过人才能整合起来。正如美国的心理学家英格尔斯指出的:“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才建设取得显著进步。但从现实情况和发展要求看,人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人才素质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和突破的难题与挑战。

人才培养中的创新能力不足和创造力匮乏。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前进的发动机。但我国目前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推进的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豪的。但是,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我国人才队伍的这种状况,既难以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更难以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

人才流动中的制度捆绑和大量流失。据中组部会同人社部、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的最新一次人才资源统计工作显示,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1.75亿人,其中党政人才729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334.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7328.1万人,高技能人才450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1692.3万人,比2010年分别增长4%、45.5%、32%、57.2%、61.4%。从数字上看,我国人才数量不少,但从配置上看,我国人才流动性较差。特别是受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人才流动难度大,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缺乏政策支持,向艰苦边远、基层一线流动缺乏鼓励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之间渠道不畅,导致人才分布不平衡,不能实现有效配置,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还存在大量高学历人才流失海外的问题。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04.21万人,回国人员总数仅为221.86万人。在当今世界激烈的全球人才争夺战中,面对西方国家攻势迅猛的“人才收割机”政策,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警醒和担忧。

人才使用中的体制壁垒和利益藩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才机制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但是由于数千年封建社会影响,“权力本位”“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人才选拔权限过于集中,用人论资排辈,凭关系、搞平衡、重表面、讲照顾的现象时有发生。人才调配审批手续繁杂,奖惩、晋升以及福利待遇分配等方面存在着难以跨越的体制壁垒。能否摆脱利益桎梏,确立现代科学的用人观也是人才强国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所在。

培塑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强国新理念

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首先在理论上找到出路。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就提出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中国人才问题。他指出:“我们要把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运用到人才管理中。我们要实现对全国十亿人民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从出生到老死,全负责,这是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组织管理工作。……建立并运转这样的人才体系,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的人才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需从观念、体制、评价、环境等各方面协调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推进人才强国战略,首先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确立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确立个性主体的人才培养观。人人皆可以成才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基本观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创新需要的是个性的头脑。信息时代,具有个性化的人符合世界的需求趋势。在现代产业结构中, 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智力劳动已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生产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具有独创性。因此, 在未来社会里,人们要做一个合格的劳动者,首先要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个性、主动性、自觉性是创造力的源头活水,夯实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从源头入手,在观念层面促进发展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确立以人为目的的价值导向,科学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世界视野、契约精神和时代意识的个体主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积蓄能量。

确立市场导向的人才配置观。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我国人才市场发展迅速,但由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最大限度地被激发,人才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实践证明,人才自由流动是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前提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导向作用,逐渐形成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成熟和健全的人才市场体系,实现人才资源供给和需求平衡,是目前我国解决存在的诸多难题的重要举措。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人才管理,加强人才资源配置,必将极大促进人才的横向和纵向流动,调整不合理的人才结构,打通社会与人才之间的互通渠道,释放出人才资源蕴藏的巨大潜力。

确立能力本位的人才价值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力量转移》中指出,有史以来有三种力量支配着人们和操纵着人们的生活:暴力、财富、知识。就中国社会而言,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支配社会发展的力量正在从血缘、权力、金钱向能力转移。马克思认为,社会实践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关系的丰富,最终应转换和提升为人的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应成为目的本身。能力价值观意味着对国家、群体和个人的价值尺度最终要通过在实践中能力贡献的大小来衡量,在人才选用中不能仅靠关系、人情、权力、金钱,也不能只重学历、文凭、学位、职称,最终要靠自身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能力本位”的理念,使人摆脱了传统社会中对血缘关系、权力关系、人情关系的依赖,确立起一种肯定人的后天努力、劳动创造、主动争取等公民精神和自由、平等、理性、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等现代文化价值的取向,这无疑会极大促进人潜能的开发,从根本上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发展进程。

确立开放包容的人才生态观。人才成长不能一蹴而就。人才的落地生根需要开放自由、良性包容的社会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才生态观,一方面是指要开放国门,广聚英才。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如果人思想禁锢、心胸封闭,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外开放。因此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另一方面是指人才体系向其存在环境的开放。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才不会独立地发挥作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推进的过程,也是人才系统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夯实人才强国战略,就要不断把人才系统打造成一个敞开系统,使其与外部环境之间既发生物质交换也发生能量交换:人才为社会贡献知识、技术、才华和能力,社会为人才提供开放、自由、包容、公平的成长环境。人才和国家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社会生态环境,才能形成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吴燕,江苏警官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官)

[中图分类号] D616;C9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10-0039-04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