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也是一种领导责任

批评也是一种领导责任

摘要:批评是工作的一种日常状态。批评别人体现领导能力,回应批评反映格局担当,反思批评彰显党性修养。如何对待批评,时刻考验我们的意志和作为,也决定着我们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

批评既是工作方法,也是领导责任。批评别人体现领导能力,回应批评反映格局担当,反思批评彰显党性修养

1942年,沂蒙根据地遭日寇封锁蚕食,山东抗战工作陷入敌强我弱的被动局面。刘少奇奉命赴根据地调研后,向山东分局严肃地提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取得对敌斗争的优势?为什么没有树立起基本群众的优势?为什么群众没有真正发动起来?“少奇之问”直截了当,不讲情面,直触问题。山东分局围绕“三问”查原因、找答案,回答同样无隐无饰:就是没有做好群众工作,没有通过群众斗争推行减租减息,没有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调研过后,时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萧华,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对“少奇之问”的“按语”:党是无产阶级,是群众的儿子,群众和无产阶级是共产党的母亲。我们脱离了母亲——群众,就会同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一样,随时可被人勒死。一问、一答、一按语,语挟风雷,心向光明,八百里沂蒙自此焕然一新,谱写了“最后一口饭当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革命故事,上演了“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的英雄壮举。“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就此而言,老一辈革命家用坚强党性对待批评,值得学习。

严格批评的最高标准,就是当头棒喝、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不虚不空不偏。面对山东分局被动落后局面,“少奇之问”以党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搞温吞水大道理式的说教,问得凌厉刚直,直击痛处,令人感受深切,刻骨铭心。“苟利国家,祸福不避”。敢以公心对批评,是一种胸怀魄力,也是一种党性修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也有一些人,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不敢批评;工作状态庸懒散软,不愿批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会批评。由此产生了一些“老好人”“墙头草”,这与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极不相称。批评既是工作方法,也是领导责任。领导干部在政治方向问题上,必须一是一、二是二,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划出歪风邪气的红线,不搞庸俗的好人主义,决不做骑墙派。在矛盾困难面前,应当勇于任事,敢抓敢管,不怕困难、不畏风险、不惧担责,让群众感到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在危机危险面前,要勇于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敢于决断、敢于负责。

接受批评的唯一标尺,就是针对所犯错误,直接回应症结所在。诚恳接受批评,既彰显胸怀,也体现担当。然而反观时下有些人,面对批评找理由辩解,找借口开脱,就是不聚焦自身问题病灶。勇于接受批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有信念,为官做事,出于公心,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怕受委屈,始终相信组织、相信群众、相信真理。要有能力,善于把握事物规律,养成科学思维,不断提高从全局和长远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意志,志存高远,心忧天下,有坚强的内心、宽广的眼界和顽强的精神,做到坚忍不拔、愈挫愈勇。

反思批评的整改依据,就是举一反三,对症下药,以此打扫思想灰尘,触及灵魂深处,做到亡羊补牢、吃堑长智。“萧华之按”不以问题的回答而结束思想的整改,而是反躬自省、反求诸己。这启示我们,面对批评,不要局限于对照眼前问题个案,更要从灵魂深处找原因,把失误失败的教训作为宝贵财富,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反思批评不是接受批评的结束,而是重新振作的开始。无独有偶,秦邦宪(又名博古)24岁就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因路线错误,遵义会议上受到组织严厉批评。但他没有从此意志消沉或产生对抗,而是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和磊落胸怀。面对组织人事调整,他对周恩来说:“今后分配我做什么工作都可以,我保证完成任务。”此后他志坚行苦,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组建新四军等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的七大发言中,他总结道:“我是所有一切错误发号施令的司令官,各种恶果我是最主要负责人,这里没有之一,我是最主要负责人。”试想,如果没有深刻的反思,怎能对自己剖析如此深刻,怎能如此坚决地“知耻而后勇”?

事业征程,从来少有康庄大道;蟾宫折桂,自古未见轻而易举。批评是工作的一种日常状态。批评别人体现领导能力,回应批评反映格局担当,反思批评彰显党性修养。如何对待批评,时刻考验我们的意志和作为,也决定着我们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