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铸魂育人的“红色坐标系”

构建铸魂育人的“红色坐标系”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开展主题教育侧记

摘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以来,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党委充分发挥该院自身教学和区位优势,活用驻地内外红色资源,将主题教育与创新优化新时代军队政工人才培养工作有机融合。

映着延安窑洞的烛火、揽着巍巍井冈的朝阳……一个个革命圣地是官兵主题教育的红色课堂。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以来,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党委充分发挥该院自身教学和区位优势,活用驻地内外红色资源,将主题教育与创新优化新时代军队政工人才培养工作有机融合。

带着对革命老区的向往,学院中青年理论骨干研修班的学员踏上一次次信仰之旅:在井冈山上,他们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亲身感受红军的艰苦生活,聆听红军后代讲述动人的革命故事。在集体诵读曾志遗书《生命熄灭的交代》时,学员们热泪盈眶。在古田会议旧址,大家学习了政治建军思想确立的全过程,在深深感佩于老一辈共产党人磊落胸怀的同时,结合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展开讨论,增强“功成不必在我”的强烈使命感。

去年,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在原南京政治学院、西安政治学院、武警政治学院的基础上调整组建。如何快速合编、合力、合心,成为摆在院党委面前的一道新课题。院党委决定以主题教育为依托,深挖内部资源,让校园成为铸魂育人的红色高地。学习教育、任务搭台、观念重塑、事业凝聚、文化熏陶、政策支撑……《持续推进合心合力教育活动实施意见》6大方面20小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了重构重塑、合心合力。

“开学第一课令人眼前一亮,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学院杨浦教学区研究生学员韩雨对到南京教学区开展为期半年的合训记忆深刻。入学伊始,他和同学们在教员的带领下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教学馆。从小岗村村民的联名信到第一列高铁纪念车票,学员们在祖国蓬勃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徜徉。走出教学馆,学员们在“军魂”主题雕塑前仰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灯箱旁边看边记,聆听教员讲解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时代意义。学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化功能,让培育政工人才的主课堂成为主题教育的主阵地。他们探索形成基于“情景再现”的沉浸式教学法,还通过学术期刊、校园广播和网络平台等渠道,把红色主题教育嵌入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起铸魂育人的“红色坐标系”。

学院党委书记王锋、院长陶传铭带头走上讲台,为全院官兵作专题党课辅导。学院开设“强军论坛”特色讲堂,邀请军地专家围绕党史军史战史、军事斗争准备、战斗精神培育等主题为学员授课。主题教育中,学员们结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开展“红色电影展评”,组织红色主题歌咏比赛、文化沙龙等活动,通过红色文化锻造忠诚品质、提升政治觉悟、陶冶坚贞情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数十公里徒步行军和连续一周的野外综合演练科目后,一场特殊的“火线入党”仪式让学员艾笑心潮澎湃。信仰在征程中升华。过去几天里,大雨、泥泞、高温、蚊虫……艾笑和同学们完成了一次与众不同的“毕业旅行”。学院不仅把毕业综合演练当作检验学员军政综合素质的关口,还在高强度科目中跟进穿插主题教育内容,通过召开战地党小组会、组建党员突击队、举行战地红色文化活动,让学员们真切感悟“准军官”肩头沉甸甸的使命责任。

“到一线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南京渡江战役纪念广场上,巨大的横幅吸引游人的目光。即将毕业的学员在这里完成“最后一课”。“曾经,百万雄师从这里渡江;今天,我们从这里奔赴未来战场!”学员们举起右拳宣誓。

(记者 刘小兵 通讯员 董澄)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