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孙经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2)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新的理论体系。这一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和核心内容。简单地讲,其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核心内容就是“8个明确”和“14个坚持”。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从党的十三大起,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标题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思考,提出了许多重大论断、重要思想。

比如,强调要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从历史维度、政治高度阐明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建设和发展的连续性完整性。历史表明,改革开放之前总体上是欠发展时代,与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但问题更多的时代,是两个发展阶段、两个发展层次上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前30年探索卓越,但遭遇重大挫折;后30年成就巨大,但问题引人注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比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四个走出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从改革开放回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溯到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华民族史,这样一种大视野、宽视角,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民族基因和实践基础。

比如,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这一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深刻反映了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认识成果、最根本的规律总结。

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新形势下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原则,是形成工作合力的体制保证。实践也证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

比如,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三个自信”扩展为“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以说,将“三个自信”扩展为“四个自信”,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制度维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维度。

当然还有很多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丰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也为我们立足广袤国土、聚合磅礴之力走好自己的路,提供了更具实践广度、现实深度、历史厚度的思想理论支撑。

2.“8个明确”和“14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8个明确”是这一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8个明确”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国目标结合起来,明确了党在新时代的总任务;直面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明确了完成总任务必须解决的突出矛盾问题;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个自信”统筹起来,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框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明确了与总任务相辅相成的改革和法治两翼;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了完成总任务的军事力量保障;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明确了完成总任务的外部环境保障;提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了完成总任务的根本政治保证。

“8个明确”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深层动力、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战略步骤、力量支撑、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支撑起这一思想宏伟大厦的整体框架。

“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那么,“8个明确”和“14个坚持”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8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14个坚持”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从结构和逻辑看,第一条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最后一条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体现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贯穿着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

“8个明确”和“14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都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特别是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和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

任何一个理论要被人所信服,既要能够回答时代课题、指导推动实践,又要有独具特色的理论品质和富有感召的思想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样一种闪耀着理性光辉和人格魅力的科学理论,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着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的信仰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的独特政治优势。我们经常形象的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这一理论品格,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继承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高度自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着真挚人民情怀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科学把握了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起点: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八个更”。“八个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立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时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两个牢牢把握”是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讲了“三个牢牢”: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2018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

从“我们的奋斗目标”到“三个共同享有”,从“两个牢牢把握”到“三个牢牢”,再到“千家万户都好”,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事业整体发展,必须与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形成高度契合,必须与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实现自身利益和价值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内在关联。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政党与群众的关系的时代真谛,揭示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宗旨的时代真谛,以及人民对国家确立起牢不可破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的时代真谛。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人民至上论”,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幸福论”。这一思想彰显了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写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科学理论。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高度自觉自信

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自觉自信都是其鲜明的内在禀赋和精神特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传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自觉自信,对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自觉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自觉自信,对党和国家事业光明前景的自觉自信。正是有了这种高度的自觉自信,这一思想才有这样的大气魄、大视野、大格局,才有这样的理论成熟、战略定力。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着鲜明问题导向

问题是理论的起点,也是创新理论的动力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这一思想是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勇于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无畏担当精神

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崇高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贯穿着对民族命运的担当、对人民幸福的担当、对管党治党的担当、对美好世界的担当。

这种担当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性:第一,是一种现实的担当,扛起一代人应当扛起的责任;第二,是一种无私的担当,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第三,是一种无畏的担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正因为有了这种担当,这一思想才具有了强大之势、浩然之气。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